陈荣昌年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

?陈荣昌

撰写

巨春蓉(广州医院)

陈荣昌(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以持续性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主要致死疾病。在刚刚过去的年,国内外研究者围绕着慢阻肺的流行病学、治疗策略、治疗药物选择和早诊早治取得了一系列进展。鉴于此,本文对年慢阻肺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回顾。

我国慢阻肺的流行病学现状

在-年期间,钟南山院士牵头的调查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总体患病率为8.2%。在过去的十余年里,空气污染和中国男性的吸烟率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环境危机。重新评估当下中国的慢阻肺疾病负担对于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和合理分配医疗资源至关重要。年4月,LANCET杂志在线发表了由王辰院士牵头开展的“中国肺健康研究”的调查结果。该研究在中国大陆10个省、市、自治区共招募了例20岁以上人群,结果显示,在20岁以上的中国人群中,通过肺功能检查确诊的慢阻肺的整体患病率是8.6%,而在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达13.7%。该研究发现经肺功能检查确诊的患者中,仅2.6%知晓自身疾病,仅12%曾经接受过肺功能检查。

GOLD指南更新

作为最具影响力的慢阻肺临床指南,慢阻肺诊断、治疗与预防全球倡议(GOLD)于年11月发布了更新版本。GOLD维持了慢阻肺的定义、诊断和评估标准,并更新了稳定期慢阻肺的药物治疗策略。旧版的稳定期药物治疗推荐基于患者在初诊时的ABCD分组,但对于有治疗史、没经过ABCD评估,以及在治疗过程中ABCD分组发生变化的患者没有明确的推荐和指导。

为了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GOLD提供了“起始治疗”和“随访治疗”两套临床路径。起始治疗路径基于ABCD分组评估无治疗史的患者,各组的推荐药物与GOLD推荐起始用药基本一致,肯定了支扩剂在维持治疗中的基石地位。随访治疗路径则根据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疾病控制情况(急性加重和呼吸困难)来调整治疗方案,不再参考初诊时的ABCD分组:单用或联用支扩剂是缓解呼吸困难、预防急性加重的核心药物;对于频繁急性加重和/或血嗜酸细胞增高的患者,推荐联用ICS和支扩剂(ICS/LABA或三联疗法)以更好的降低急性加重风险;同时,GOLD首次明确给出了以血嗜酸细胞为生物标志物的ICS降级治疗路径。此外,GOLD首次提出了稳定期慢阻肺的管理循环,综合评估患者的吸入技术和治疗应在“先回顾和评估、后调整”的原则下开展随访治疗的管理。

稳定期药物治疗进展

随着LAMA+LABA固定剂量复方制剂(双支扩剂)和LAMA+LABA+ICS固定剂量复方制剂(三联疗法)临床研究的深入和全新药物的上市,慢阻肺患者有了更多更优的治疗选择。

01

双支扩剂

根据最新发布的GOLD,双支扩剂被推荐作为症状严重新诊患者的起始用药;在随访治疗环节,双支扩剂是症状管理的核心药物,同时也是急性加重风险管理的基石用药。

02

三联疗法

GOLD推荐三联疗法作为使用ICS/LABA、以及使用双支扩剂且血嗜酸细胞≥/μl的患者,在发生急性加重后的升级用药。该推荐主要源自往年发表的比较三联治疗与ICS/LABA的临床研究,以及年发表的数篇比较三联治疗与双支扩剂的大型临床研究。

03

血嗜酸细胞

外周血嗜酸细胞(EOS)是近年来慢阻肺个体化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既往研究报道了血EOS与未来急性加重风险的相关性,以及预测ICS预防急性加重效能的价值。最新发布的GOLD首次明确将血EOS作为用于指导应用ICS、以及ICS降阶梯治疗的生物标志物。

慢阻肺早防早治

随着呼吸疾病日益严峻的发病形势,由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牵头发起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项目旨在推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称PCCM科)的规范化体系建设与能力提升,为实施分级诊疗创造条件,整体提升我国的呼吸疾病防治水平。这也体现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国家意志。无论是已启动的呼吸专科医联体建设,还是刚刚启动的PCCM科规范化建设项目,都是有效的整合资源、构建体系、照护患者、发展学科的强有力手段,必将对呼吸学科发展产生深远的、历史性的推动作用。

随着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呼吸病的防治又何尝不是如此,愿诸位同道为我国提升慢阻肺管理的艰巨事业不懈努力。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qiaotrade.com/jzzy/92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