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人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不少人每年都会做健康体检。然而越来越多人的体检报告上,出现了这样的字眼:心率不齐、心跳过快、高血压、高血脂.......提到心脑血管疾病,很多人认为只有老年人才要注意。近年来的临床数据表明,心脑血管疾病逐步呈现低龄化聚集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抽烟、熬夜、久坐、饮食不当等不良生活习惯患上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生命健康。
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心血管病以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为代表;脑血管病以脑梗塞、脑出血等脑血管意外为代表。“未病先查”,定期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筛查可将疾病扼杀在摇篮里,因此将心脑血管疾病检测列入到体检计划十分有必要。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保障人类健康的头等大事,最重要是早诊早筛。作为早期筛查的一种方式,基因检测可精准评估自己发生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从而实现疾病的早检测、早发现、早预防和早治疗。
由于空气、土壤、水质及农药的污染、不良生活习惯等,容易使体内的基因受到破坏而产生疾病。长期暴露在高度污染环境或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可以通过基因检测了解自己在不同疾病上的发生倾向,进行全面的生活调整或干预。具有家族性疾病的人群通过基因检测,还可以了解自身是否携带疾病基因,以便及早发现和预防,避免或延缓疾病发生。
研究发现,人类患不同疾病的风险与人体重疾病易感基因有着密切的关联。有资料证实10%~15%的癌症与遗传基因有关,而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也都与相关疾病易感基因有关。因此,通过检测个人的易感基因就可预知其患某种疾病的风险。针对普通人群,人们能够通过易感基因检测知晓身体中具有什么样的“疾病易感基因”,判断是否为高危人群。因此对于家族中有病患的人群,基因检测为疾病高危人群的筛查提供了更明确的标准。
易感基因检测亦可以作为临床医生的参考应用于治疗当中。针对已病患者,具有癌症或多基因遗传病(如老年痴呆、高血压、糖尿病等)的人,如果能找出致病的遗传基因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前预防,同时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延缓疾病发生、恶化速度。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已经通过易感基因检测的方法了解自己患某类疾病的风险,从而通过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降低患病概率。
点击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