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寒冷空气来袭,
气温明显下降,天气渐渐变冷,
各类传染病也进入了高发期,
新冠、流感、诺如病毒等让人防不胜防,
我们如何应对、预防冬季传染病呢?
快来和小编一起了解下吧!
新冠肺炎COVID-19
目前我国境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仅在个别地区出现局部暴发和少数境外输入性病例。但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且有可能较长时期存在,新冠肺炎在我国传播和扩散的风险也将持续存在。对于COVID-19的认识在逐渐增多,诊疗经验在逐渐积累,但仍有尚不明了的问题需要继续认识。
?传染源
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
?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直径一般在5-10um)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
–密闭场所、长时间暴露、高浓度的环境中存在经气溶胶(<5um)传播的可能。
–应注意粪便、尿对环境污染造成经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nCoV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预防措施
1.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方
2.勤洗手,合理佩戴口罩,日常用消毒剂清洁物品表面,保持良好个人及环境卫生。
3.做好个人健康监测,警惕异常症状,及时就诊。
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暴发和流行。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受感染动物也可成为传染源。
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6天,婴幼儿、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人感染H5N1/H7N9病例排毒可达1~3周。
预防措施
1.勤洗手,保持良好个人及环境卫生。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开窗换气。
3.尽量避免接触流感样病例患者,必须接触时,应配戴口罩。
4.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每年在流行季节前接种,可减少接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
诺如病毒
诺如是一组杯状病毒科的病毒,诺如病毒感染影响胃肠道,引起肠胃炎及“胃肠流感”,出现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
预防措施
1.注意洗手卫生,勤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
2.提倡喝开水,水要烧开后饮用,不与别人共用水杯。
3.注意食品卫生,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食用生蔬菜和瓜果前一定要洗净、去皮。
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发病急、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烈性传染病。它开始流行于老鼠之间,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跳蚤叮咬和其他途径,将鼠疫菌传染给人,造成人间鼠疫发生。
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跳蚤叮咬感染,多为腺鼠疫;二是当肺鼠疫流行时,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另外,还有通过剥食患有鼠疫的病死动物过程中鼠疫菌直接进入创口感染、吸入皮毛中带菌的尘埃感染、取食未经充分煮熟的染疫兽类时,通过消化道感染等。
预防措施
1.勤洗手,保持良好个人及环境卫生。
2.不私自捕猎、使用野生动物。
3.外出旅游时尽量减少和野生动物接触。
4.做好防蚤叮咬措施,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场所。
小编温馨提示
冬天来了,天气转凉,
大家要注意保暖、加强防范,
勤洗手,出门带好口罩。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加强日常体育锻炼,
保持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
健康快乐地度过年的最后一个月!
资料来源:医务室
图文编辑:李清和、吉治璇
责任编辑:左胜强、李泽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