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疾病传染,呵护蒲娃健康冬季里一封温润

亲爱的家长、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深秋将尽,冬来寒起。暖暖的问候伴随着真挚的关切,轻轻地叮嘱饱含着浓浓的情意。温馨的健康小贴士送给大家,希望大家科学预防、健康生活每一天!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不松懈,疫情防控常态化,目前已进入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我们要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防控措施:

1.不聚集,尽量减少外出活动,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2.正确洗手,戴口罩前后、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触摸公共设施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等均要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3.随身携带口罩,科学规范佩戴口罩。

4.做好开窗通风和清洁消毒,每天通风至少三次,每次至少半小时。

5.加强个人健康管理,密切留意身体健康状况,如果有发热、乏力、干咳等不适症状,需医院就诊。

二、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

1.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2.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3.保持空气流通,预防病毒通过空气传播。每天定时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4.加强营养,多多锻炼,合理作息。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营养,注意日常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5.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三、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内衣等途径;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直接接触患者破溃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传染性。

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或外出要洗手。

2.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3.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4.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5.流行期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四、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是一种能引起急性肠胃炎的病毒。诺如病毒感染会导致呕吐、腹泻等症状。通常可以通过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触摸被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后将手指放入口中、接触病毒感染患者等方式感染诺如病毒。目前,针对诺如病毒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和疫苗,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

预防措施:

1.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

2.保持房间通风,做好房间卫生工作。

3.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

五、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前期症状表现为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

预防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2.流行期间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3.勤洗手、勤通风、吃熟食、喝开水等也很重要。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预防为主,防控在先。让我们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做好个人防护,携起手来为家人和孩子共筑一道健康屏障!

图/文:李贝贝、邓崔楠

编辑:张冰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qiaotrade.com/jzzy/60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