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工作日早晨
丁香早读准时更新
第一时间追踪医疗热点
武汉被刺医生意识恢复,第一反应是询问病人情况
12月14日,医院外科张医生在门诊正常坐诊期间,被嫌疑人曾某持刀刺伤,生命垂危。(可回顾:武汉被刺医生尚未脱离危险,已组侦办专班
丁香早读,武汉被刺医生从深度昏迷苏醒,生命体征平稳
丁香早读)
12月23日,医院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在暴力伤医事件中受伤的张医生病情持续好转,生命体征平稳,意识已恢复,可以正常进行语言交流,看到同事,第一句话是询问自己受伤前手术的病人情况。(信息来源:医院官方微博)
图片来源:医院微博
医院患者输头孢过敏死亡
12月18日,张某被上海交通大医院诊断为分泌型中耳炎,随后在输头孢时出现过敏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
陪同患者看病的刘先生说,医生没有给张某做皮试。该医院办公室人员回应,医生询问时张某没提出任何过敏史,根据国际药典,头孢不需皮试。(信息来源:新京报)
丁丁虽说药典规定头孢不需要皮试,但是考虑到现实的情况,很多中国医生还是不得不选择先做皮试来规避可能的风险。医院输注头孢会做皮试吗?
国家医保局:DRGs付费国家试点开始申报
12月2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通知,决定组织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国家试点申报工作,原则上各省可推荐1~2个城市作为国家试点候选城市。
据了解,试点将按照「顶层设计、模拟测试、实施运行」三步走的工作部署,通过DRGs付费试点城市深度参与,共同确定试点方案,探索推进路径,制定并完善全国基本统一的DRGs付费政策、流程和技术标准规范,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成果。(信息来源:健康报)
丁丁给大家解释一下DRGs付费。现有的「单病种付费」是按照「病种」本身控制医疗费用,不考虑合并症和并发症等情况。
DRGs则是按照「病组」付费,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临床诊断、病症、手术、合并症与并发症等情况,将临床过程相近、费用消耗相似的病例,分到同一个DRG病组。再给每个DRG病组,制定对应的付费标准。付费标准则依照医疗费用、消耗医疗资源、病情严重程度确定。
简单点来说,就是单病种付费按照一种病收费,DRGs付费按照一组病收费。
从年起,DRGs付医院、北医三院、医院、医院、医院6家医院试点,并逐步推广至个试点,预计年将推广至全国。
FDA:部分患者服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可能增加主动脉瘤破裂风险
美国FDA发布警告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可以增加人体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破裂的风险,这种情况罕见但严重,可能导致出血甚至死亡。口服或通过注射使用该药时可出现这种情况。
图源:FDA治癜风比较出名的医院四川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