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疾病治疗十大法下十法已齐,你

导读:本文是张琪先生心系疾病治疗十法的最后一篇。十法已齐,你有没有学会治疗心系疾病呢?

1

活血化瘀法

本法用于心血瘀阻证。

心主血脉,血行不畅,日久则酿成心血瘀阻,主要症状有心悸胸闷,心前区憋闷或刺痛,痛引肩背,重则痛不可忍,唇甲青紫,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沉涩等。

此因瘀血内阻、心脉气机不畅所致,宜用活血化瘀、通络宣痹法。

余喜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药物组成:当归15g、生地15g、桃仁15g、红花15g、枳壳15g、赤芍15g、川芎15g、柴胡15g、桔梗10g、丹皮15g、怀牛膝15g、丹参15g、甘草10g。

王清任立此方治血府血瘀,从脏腑探索,当属心肝二脏。

以心生血,肝藏血,尤以足厥阴肝之经脉络于胸胁,喜条达恶抑郁,条达则气血通畅,抑郁则气血郁滞。

本方为治肝血瘀滞之良方,加入丹皮、丹参其效尤佳。

病案一

曾治一妇女,43岁。

心悸胸闷,心烦难忍,午后尤甚不能忍受,在某院住院,疑诊冠心病,但心电图无典型心肌缺血改变。

诊其脉弦,舌质紫,五心烦热,辨证为肝血郁阻,郁热扰心。

投本方4剂,五心烦热大减,心悸胸闷均减轻,继以此方调治半月而愈。

病案二

再如治李某,女性,40岁,患冠心病3年余。

现胸闷憋气,时有剧烈刺痛,痛引肩背,并有阵发性胸中窒闷,难以忍受之感,心电图呈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曾用潘生丁、瓜蒌薤白类方稍有缓解,但屡次复发,舌质紫暗,苔白,脉沉迟,自诉每于生气或劳累时发病。

辨证属心血瘀阻,气机不畅,治以活血化瘀法,投前方加薤白、桂枝以通心阳。

服药6剂后,胸闷痛大减,诸症明显减轻。

守法用上方略有加减,连服药40余剂,心电图恢复正常,诸症消失而病情稳定,随访半年,一直未复发。

肺源性心脏病多合并感染,痰热蕴蓄气逆,导致血行瘀滞,酿成痰瘀阻塞为患,临床表现胸闷气喘,咳嗽痰稠黏不易咳出,常出现心衰症状,口唇青紫,舌紫暗,肝肿大等。

此时单用清热化痰,效多不显,而应用本方,活血疏郁,合清肺化痰,疗效较佳。

活血化瘀可调整心血运行功能及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和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肺血流量和心肌供血,故用于肺心病心衰有良好疗效。

本方亦可用于治疗脑动脉硬化、腔隙性脑梗死、高血脂症,临床见头昏健忘,心烦易怒等属气滞血瘀者。

病案举隅

如治张某,男,53岁,西医诊断为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曾静脉滴注维脑路通及胞二磷胆碱等,用后头胀更甚,心烦。

延中医治疗,见其形体较胖,外观健康,面色红润。主诉头昏头胀,健忘嗜睡,脑CT诊为轻度脑萎缩。观其舌下静脉青紫,脉沉滑有力,血压正常。

投以本方加菊花15g、草决明15g、沙蒺藜15g、桑叶15g。

连服10剂,头昏明显减轻。继以上方治疗半月,头已不昏,心烦消失,精神转佳,诸症消失,追访半年未复发。

2

豁痰宁心法

用于痰湿阻络,气血阻滞之证。

临床多见于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出现胸痛或胸闷,心悸气短,头晕恶心或吐逆,发作时气憋欲吐,舌体胖大,苔白腻,脉弦缓或短涩。

方用加味温胆汤,药物组成半夏15g、陈皮15g、茯苓15g、甘草15g、竹茹15g、枳实15g、石菖蒲15g、人参15g、寸冬15g、五味子15g、郁金10g、生姜15g。

本方以温胆汤、生脉饮合用,前者化痰理气,加菖蒲、郁金开窍通络,后者益气养阴,意在心胃同治,标本兼顾。

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脾胃升降失司,则气逆津液不能敷布,聚而成痰,痰随气升降,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头则眩,在心则悸,在背则冷,在胁则胀等。

前人认为,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随气而顺,痰自消也,本方加顺气之药意即在此。

此类冠心病病人多呈现气逆症,如气逆呕呃,胸满胁胀,心悸等,尤多见于肥胖体质。

本方枳实、竹茹、陈皮皆顺气之品,加菖蒲、郁金更增强利气之功。

再以半夏辛温利痰为君,茯苓渗湿,甘草和中,诸药配伍为治痰湿阻络之妙方。

病案举隅

治陈某案,男,51岁,冠心病。

心前区憋闷痛,连及胃脘痛,发作时气上逆攻冲欲吐,入夜发作频繁,吐出少量痰涎可暂缓解,舌苔白腻,脉象沉缓。

辨证为痰湿阻络,气血失于条达,不通则痛。

其病机在于脾胃阳虚,升降失职,须心胃同治,方能取效。

予本方加甘松15g、公丁香10g、沉香10g,服3剂发作次数即减少,自诉夜间只发作1次,且较前程度减轻,嘱继服此方。

继服6剂后未发作,连服以此方化裁共服40余剂,前症未发作,心电图亦随之恢复正常,可见本方之效。

本方亦可用治心律失常,室性早搏,舌苔白腻,脉结者,属痰湿阻遏气机,予本方加香附15g、紫苏10g以疏郁理气颇效。

临床辨证时对偏于寒者,还可于本方加良姜、公丁香、吴萸、甘松等,如前病例如胸痛较重者加玄胡索、乳香、没药等。

3

温阳益气通络法

用于心肾阳衰,温煦不足,血运迟缓之证。

临床多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等。

症见心悸怔忡,气短,面浮晦暗,口唇发绀,畏寒肢冷,心胸憋闷,头晕,甚则晕厥,脉结代或沉涩,或沉细而迟,舌胖大有齿痕,苔白滑,或舌淡红,或舌青紫有瘀斑。

方用加味阳和汤,药物组成熟地30g、鹿角胶15g、麻黄10g、附子10g、桂枝15g、干姜10g、干晒参15g、白术20g、泽泻20g、丹参20g、红花15g、白芥子15g、茯苓20g、黄芪20g、山萸15g、甘草15g。

方中附子、桂枝温心肾阳气,有强心作用;

麻黄与熟地、山萸、鹿角胶合用,补肾精,通脉络,且麻黄与附子合用有温经通络之效,可使周身温暖,心率加快;

人参益气救脱;白术、茯苓、干姜温中健脾;丹参、红花活血化瘀;白芥子消痰化浊;泽泻利水。

全方以温补心肾阳气,益气强心为主,配合行气、活血、化痰、养阴之品,标本兼顾,对改善窦房结功能,提高心率等均有较明显的疗效。

病案举隅

曾治贾某,女,54岁,心悸、气短,胸闷3个月余,医院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缓慢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纤颤。

来诊时心悸、怔忡,畏寒肢冷,面虚浮晄白,脉迟涩,40~50次/分钟,舌质紫,滑润,舌有齿痕。

按心肾阳虚,气虚血瘀辨证,投上方。

以前方加减,服药10剂,早搏消失,仍有阵发性房颤,但发作时间较短。

共复诊6次,服药42剂,心律整齐,阵发性房颤消失,心悸气短明显减轻,周身有力,脉象有力,舌转淡红,病告痊愈。

注:本文选摘自《跟名师学临床系列丛书——张琪》,张琪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年6月。本







































防治白癜风
白癜风怎么治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qiaotrade.com/jzjj/48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