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正规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著名演员谢园于8月18日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61岁。
谢园与演员葛优、梁天是多年好友,曾被称为“中国内地喜剧三剑客。其代表作包括《孩子王》、《棋王》、《寡妇村》等。
谢园突然离世的消息,让圈内人和喜欢他的影迷感到震惊。
演员谢园图源:新浪娱乐
很多人认为心血管病主要集中在寒冷的冬季,其实,除了冬季和冬春之交,每年最热的8月,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高峰期。
01
8月是心脑血管发病高峰期
1“秋老虎”加重心脏的负担
立秋后,还会有一段时间的“秋老虎”天气,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汪芳曾指出,高温出汗,容易引起血容量减少,血黏滞度增加,血压降低,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心脏负担加重,易发生心衰。
大量出汗后,人们易大量喝水,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衰风险。
2
“末伏”空气潮湿,容易导致人体缺氧
今年的末伏为8月15日-8月24日。三伏天是一年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这又闷又湿的天气,冠心病患者最难受。
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逯春鹏介绍:“空气中湿度增高,含氧量降低,容易导致患者缺氧,”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脑动脉硬化的人,心脑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狭窄。
3
早晚温差大,血压波动
立秋后,最明显的感觉是早晚天气变低。一天中的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而这样的昼夜温差,最受影响的就是血压。
4
情绪烦闷激动,易出现心绞痛
生气是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一大诱因。
天气热人,人容易情绪烦闷,而烦闷、生气等情绪也会影响心脏健康。上海交通大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王祥瑞曾介绍,生气时心脏血流比平时增加了一倍,心脏的收缩力加强,心跳加速,大量的血液涌向心脏,会出现心率不齐、心肌缺血、胸闷、心慌。
02
发病高峰期,千万别做6件事!
如何给心脑血管疾病“降温消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田乃亮与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施洪超提醒大家:
①动作不要太剧烈
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生活中不要有“猛回头”“低头拿东西”的动作,以免意外发生;
避免需要突然发力的动作,比如打羽毛球、篮球、突然起床等。
②温差别太大
当天气闷热、空气湿度大时,室内最好开启空调,但温度不要太低,与室外的温差以8摄氏度为宜;
隔几个小时要开窗通风换气,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③晨练别太早
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应尽量避开早间时段锻炼;
炎热天气下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尤其要少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
穿着浅色、透气和宽松的棉质衣服,戴上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
④喝水别太少
夏季身体水分大量蒸发,不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
每天的喝水量不少于~毫升,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补点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⑤血糖别太低
糖尿病人在夏季千万不要把血糖降得过低,否则很容易诱发心绞痛、缺血性脑血管病;一般来说,夏季血糖最好控制在空腹6~8毫摩尔/升,饭后8~10毫摩尔/升之间。
⑥药物别擅停
夏天,人体血压、血糖相对要低一些,不少患者便擅自停药或减药。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霍勇在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提醒,“在无医嘱的情况下,不得擅自停药减药”,这是夏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第一要务。
对于长期使用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有证据显示,一旦停用,心脑血管疾病危险会迅速恢复到原有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突发胸痛,特别是心脏病患者突发胸痛时,一定要引起注意,当心是心梗!
本文来源:综合新浪娱乐、健康时报(id:jksb);
图源:rf编辑:乐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