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苗苗园长
来源丨园长荟(ID:qmhlianmeng)
园长荟导读
季节交替,诺如病毒、手足口、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多种病毒进入高发期,家长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躲过疾病呢?这份疾病高发季“躲病”指南,家长们请收好。
疾病来袭
家长们要注意
4月10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了3月份北京的传染病情况。截至3月底,北京市一季度宫发生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起。其中,82起发生在幼儿园及学前机构,69起发生在小学!
4月11日,山东省卫计委发布了3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通报。记者了解到,春季部分感染性疾病进入高发期,尤其对于幼儿和儿童来说,要特别注意防范手足口病和诺如病毒。手足口病感染对象主要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
每年春夏是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年至年,全国共有万幼儿罹患手足口病,死亡达人。仅年,广东省发病例,死亡17例。给千万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
孩子生病
这些规律我们要了解
据《幼儿园因病缺课的现状分析》报告统计,成都某幼儿园一整年约名幼儿的每日因病缺课统计记录,分析了孩子们患各种疾病的季节、年龄等规律,详情如下:
1、幼儿园常见疾病排名
疾病排行发布,呼吸疾病排第一幼儿园的日常病假中约有80%都是因为感冒咳嗽这一类的呼吸系统疾病。以缺课率最高的婴班为例,因病缺课人天数全年合计为。
各类疾病的排名依次为
呼吸疾病、消化疾病、五官科疾病、传染疾病、过敏疾病、意外伤害和其他疾病。
数据显示:10月份小班缺课率达2.72%,婴班为1.13%,全部为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以婴、小班发生最多,与手足口病的高发年龄为3岁及以下的婴幼儿一致。
2、疾病高发季
有4个月是“发病请假高峰”。
从月份来看,各年级都在3月、4月、10月、11月因病缺课率较高,表明秋冬、春夏季节交替更换之际幼儿容易生病。
3、年龄分布特点
幼儿园里,宝宝年龄越小越爱生病。
研究发现,在大、中、小、婴4种年级中,3~4岁年龄段的婴班、小班的全年因病缺课率(分别为5.29%和3.20%)明显高于5~6岁的中班(1.72%)和大班(1.85%)。(注:缺课率=因病缺课人天数/授课人天数)
4、病源和对策
所有幼儿园上报的传染病数据来看,孩子患上传染疾病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年纪小的幼儿身体抵抗力较弱;另一方面,孩子刚走出家里的环境开始过集体生活,体内免疫系统在体内的激活和锻炼需要一个过程。
1、手足口病等幼儿传染性疾病的病情进展很快,家长平常要对症状要熟悉,提高警惕,以免耽误病情。
2、“疫苗可以保护孩子远离很多疾病,”及时为老人和孩子接种流感、麻疹等传染病疫苗,可以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染。
专家建议,适龄儿童应尽早接种手足口疫苗。EV71疫苗属于第二类疫苗,可自愿、自费接种。接种程序是,凡满6月龄到5周岁以内的儿童,均可接种两剂次EV71疫苗,中间间隔1个月即可。
疾病高发季
孩子“躲病”8部曲
1.休息:
孩子生了病应尽量在家休息,起到隔离的作用。
1、肠道疾病至少应休息3~5天,感冒等呼吸疾病应休息7~10天。
2、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是由同一类病毒感染而引起,防控的原则相似,“至少要隔离3~4周。”
孩子生病和免疫力下降有关,体质好的孩子肯定不易生病。体质改善是个长期的过程,家长可以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注意,让孩子远离疾病。
2.穿衣方面:
初春不要给孩子捂得过厚过暖,儿童的新陈代谢速度比大人快,稍一玩耍运动就出汗,风一吹就容易受凉感冒。
3.饮食方面:
膳食营养要均衡。春季干燥,水分流失快,要督促孩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4.居住方面:
家里要干净舒适,注意通风。“很多家长怕孩子着凉,就一整天把空调、地暖开着,门窗禁闭,这样不可取,最好15分钟开一次窗通风。”
5.行动方面:
儿童天生好动,最好保证2个小时户外运动时间,充分锻炼身体。提高孩子自身免疫力。
6.习惯方面:
让孩子学会说“我要喝水”。上幼儿园前一定要经常教孩子说:“老师,我要喝水。”我们知道,幼儿园孩子很多,老师精力有限,不可能像家长那样精心地照顾。所以,让孩子主动地告诉老师自己渴了,多喝水,是很有用的。
7.卫生方面:
让宝宝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习惯。
8.心理方面:
让上幼儿园的孩子少生病,心理教育也很重要。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更要不断地鼓励和夸奖他,尽量做到前几名去接孩子,这样孩子就会非常高兴。所以,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是孩子少生病的前提条件。
面对孩子生病,我们不但要细心、耐心、精心,还应该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多和老师沟通,减少幼儿园因病缺课率,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定制幼儿园丨品牌形象提升
幼儿园绘本阅读丨青苗荟幼教管理平台
幼儿园实用表格大全丨幼儿园空间形象设计
家长手册丨幼儿园卫生工作规范标准
健康手册丨幼儿园安全责任书
置顶"园长荟"白癜风医院贵阳哪家好招聘设计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