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已从传统的诊断和治疗疾病向4P模式转化。
年美国Rochester大学内科学教授Engel(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导致人类疾病的不只是生物因素,而且还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该模式自推出以来备受西方医学界推崇。随着医学的进步,当今医学发展的趋势是健康管理趋向整体,疾病控制趋向系统,快速进入现代“4P”医学模式。
什么是“4P”医学模式呢?
第一个“P”是“preventive”——预防性,指在未出现严重健康问题或重大疾病前,积极进行亚健康状态的纠正,其重点在于提前干预。
第二个“P”是“predictive”——预测性,是在疾病发生前,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及时检测生理指标,预测患者的健康状态和变化趋势。
第三个“P”是“Personalized”——个体化,医学个体化包括个体化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我们知道同一种药用于不同个体结果会不同,所有药的效应都有个体差异。因此,要根据个体的独特遗传的生物学特征,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开发针对独特生物特性人群的药物。
第四个“P”是“Participatory”——参与性,鼓励患者和亚健康人群积极参与到自身疾病的诊治和健康促进中来,从而提高全民的健康管理理念。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排名前十的死亡原因中,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占了近80%,研究证明很多疾病是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和使用现代生物技术有效地得到预防。所以“4P”医学模式对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西方许多医疗和研究机构都在应用“4P”模式,并且取得巨大成果,相信未来“4P”医学模式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4P医学模式提醒社会:人们要跑在疾病的前面!保健和预防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可大大减少或延缓疾病的发生,再好的疾病治疗都不如远离疾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