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谋求上市却“折戟”被否的杭州天元宠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元宠物”),专注宠物产业,靠着销售宠物窝垫、猫爬架、宠物玩具、宠物服饰、电子智能宠物用品以及宠物食品等,再次开启上市闯关之路。
但重整旗鼓的天元宠物,从目前来看,或仍难打消此前被否的疑虑。
净利润增速为负,90%营收来自境外贸易风险增大
年至年,天元宠物营业收入分别为7.67亿元、8.87亿元及10.49亿元。年、年的营业收入增速15.65%、18.26%,营业收入增速持续攀升,较为稳定。
同期,天元宠物净利润分别为5,.71万元、8,.52万元及8,.01万元。年、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49.11%、-2.98%。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大幅下滑。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90万元、8,.38万元及8,.44万元,以还数据为准,利润增速也大幅下滑,但勉强维持了正增长。
来看天元宠物的营收来源。由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宠物产业发展较为成熟,我国宠物产业起步较晚,天元宠物的产品以贴牌销售至境外市场为主。招股说明书显示,该公司产品广泛销往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年至年度,天元宠物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7.10亿元、8.02亿元及9.5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94.53%、91.19%及90.94%,是该公司主要的收入与利润来源。
而这却为天元宠物发展埋下风险。年下半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国不断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如部分猫爬架、宠物窝垫等产品已在加征范围内。天元宠物坦言,中美贸易摩擦对其出口美国业务已产生一定影响。
依赖外协生产曾被监管质疑,此次疑惑能否解除仍待定
来看天元宠物的生产模式。据了解,天元宠物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组织方式,即该公司根据客户业务订单组织安排生产。但据介绍,天元生物的境外客户采购具有产品种类多且分散、单类产品采购量小且频繁等特点,同时宠物玩具、服饰、电子用品等涉及多种不同工艺且用料差异较大,较难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由此,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满足客户多品类、分散化采购的需求,天元生物在自主生产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外协生产管理体系,通过外协生产应对多品类、小批量的产品订单。
年至年,天元生物生产中以“外协生产”为主。外协生产金额分别高达3.55亿元、4.28亿元及5.13亿元,同期自主生产的金额分别为1.52亿元、1.51亿元及1.93亿元,外协生产金额占比分别为69.97%、74.37%及72.63%。可以看出,天元生物对于外协生产有着较为严重的依赖。
事实上,此前天元宠物在闯关上会时,就被监管问及外协加工产品规模显著高于自主生产产品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可持续;是否存在外协厂商、供应商为发行人分摊成本、承担费用的情形等等。看来,监管对于天元宠物的外协模式,有着多重疑问及考量。而今,可以看出,天元宠物的外协生产的金额还在持续提升,占比也仍居高位,如此看来,此次闯关,监管能否消除疑虑?或仍是问号。
研发设计曾被监管问及,当下核心优势能否支撑脱颖而出?
作为从事宠物用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的公司,天元宠物也表示一直重视研发投入。
但此前,监管也对其质疑。上会时,监管明确表示,天元生物称“设计研发”为其核心竞争优势之一。要求该公司明确说明,设计研发为发行人核心竞争优势具体表现,发行人整体设计的主要内容,设计研发模式、设计研发团队、报告期设计研发支出、设计成果及在产品中的具体体现,对比分析可比公司及发行人委托设计、自主设计等情况,是否与其披露的“设计研发”核心竞争力相匹配;招股说明书相关信息披露内容是否真实、准确,是否有可验证的证据支持等等。
无疑,监管对于该公司研发设计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