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双11”一年一度“剁手”大会的时节。
今年各大平台战绩如何?有哪些新爆款?
多平台战报:“剁手党”依然活跃
今年“双11”各电商平台纷纷将开售时间提前至10日晚8时,不用熬夜也能买买买,让“扫货”热情提前引爆。
在天猫平台,截至11日零点,已有个品类成交额增长超%。边看直播边下单成为不少消费者的选择。截至11日零点,淘宝直播新主播达人的日均观看人次同比增长%。“双11”临近的前两个月,有超过家直播机构入驻淘宝。
京东“双11”活动也在10日晚8时迎来最高潮。开场仅1分钟,Apple成交额即破10亿元,部分知名营养保健品牌销量突破10万件;开场5分钟,超高性价比家电商品售出超百万件。当晚,大量品牌成交额瞬间破亿,4-6线市场成交额增速快,安徽、吉林、山西增速领跑全国。
“双11”扫货还不只在线上。今年,苏宁易购与美团达成战略合作,完成全国超家门店入驻美团,共覆盖个城市。与美团的合作扩大了苏宁易购线下实体门店服务半径,让其门店离消费者更近,配送速度更快,服务效率更高。
苏宁易购发布的“双十一家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与美团方面宣布达成合作10天后,截至11月1日,苏宁易购在美团的家电3C品类订单量已突破单。
从多个平台截至目前公布的“战报”看,今年“剁手党”们依然活跃,释放出旺盛的消费活力。
“四大金刚”趋势争抢“C位”
美妆、衣服、快消、电器,以往“双11”最受欢迎的“老四样”遇到了对手。
越来越多年轻人正把钱花在“新四大金刚”上。过去一年,天猫平台共有个相关品牌销售额破亿元,个品牌销售额破千万。
第一,宠物用品。买主粮、买罐头、买猫砂、买零食,不管“猫党”还是“狗党”,囤货都是刚需。早在“双11”预售开启时,不少宠物用品商家就战绩惊人。有的10分钟销售额超0万元,有的前1小时超去年全天。有机构预测,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将达到近亿元,可谓商机无限。
第二,潮流玩具。去年“双11”,带火盲盒、潮玩概念的泡泡玛特销售额超2亿元。今年更多商家加入竞争,某积木品牌10分钟销售额就超去年“双11”全周期。玩具为什么这么火?因为不仅给孩子玩,还要跟孩子抢着玩。有积木款式将我国传统古建榫卯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消费者年龄最大达到50岁。
第三,运动户外。身体可以弱、水平可以菜,但装备一定要全!除了足球、篮球等传统“硬核”运动,如今越来越多泛运动人群加入“装备党”阵营,他们偏爱那些兼具社交和潮流属性的运动项目,如露营、滑板、钓鱼等。这些新兴运动赛道,在今年天猫“双11”开卖首小时增长就超过%。
第四,珠宝黄金。又能保值,又有颜值,投资黄金成为不少消费者的选择。“双11”预售开启次日晚8点,天猫上珠宝赛道黄金品类同比增长就超过30%,6个品牌销售过亿。黄金衍生品、IP联名款等商品销售尤其火爆,不少年轻人以往觉得黄金“俗气”,现在开始直呼“真香”。
为何这“四大金刚”能够更新换代、冲击“C位”?
有分析认为,这或许正跟眼下的消费领域的变化息息相关。消费主力军更加年轻、更强调生活品质、更注重取悦自己,这些新趋势正逐渐成为我国消费市场的显著特征,未来也有望成为促进消费恢复的重要动力。
国潮国货大受欢迎
国潮、国货,也是今年“双11”一大亮点。
拼多多早些时候发布的《多多新国潮消费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新国潮、新国货品牌明显加快了上行新电商的步伐,入驻平台的品牌数量同比增长超过%,并先后涌现出个过亿元品牌。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年轻人国货消费趋势报告》也显示,今年以来年轻消费者较以往购买了更多国货商品。例如,“95后”们在厨具、生鲜、家用电器等品类选择上更倾向于国货,甚至在咖啡具、影音娱乐设备等类目上国货的占比也逐渐走高。
国潮的风行不仅带火了许多新品牌,也让众多老品牌重焕生机。今年天猫“双11”老字号表现抢眼。截至11日零点,已有包括泸州老窖、凤凰牌、杏花村、新华书店等在内的44家中华老字号成交额破千万元。
一大批老字号品牌通过发新品、做直播、布局趋势赛道,在“双11”实现了成交额翻倍增长。如上海杏花楼同比增长超过%、北京王麻子增长超过%,辽宁千山酒业增长更是超过%,成绩亮眼。
不仅国人青睐国货,中国商品也卖到全球。今年“双11”期间,京东全球售的国潮产品迎来增长。预售期间,布鞋、绣花鞋海外订单额同比增长%,中国舞蹈扇订单额同比增长%。
国潮产品走红也带动了传统文化产品消费增长。京东预售期间,在美国、澳大利亚,国画技法书籍成交额同比增长%,历史小说成交额同比增长%,更多海外消费者尝试通过书本深入了解中国。
国潮国货为何惹人爱?英国《金融时报》一篇报道中的思考或可作为答案:外国品牌过去代表着优越的西方生活方式,但现在,中国消费者对Chinastyle(中国风)更有信心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