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鸡业的迅速发展,鸡群感染多病因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所以,应该了解多病因呼吸道病的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通过各个疾病的独有发病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降低饲养者的经济损失。
鸡多病因呼吸道病,通常也被称为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在我国,饲养场的商品鸡群会或多或少的感染多种呼吸道病原体的疫苗毒或野毒,以及一种或多种免疫抑制性病原体,所以感染的呼吸道病几乎都属于多病因的呼吸道疾病。鸡只饲养场一般都会有不利的环境因素存在,相互作用引起发病。
1 临床和病理变化
如果商品肉鸡群和育成期的青年蛋鸡群中有多病因呼吸道病流行,一般都会给饲养场带来经济损失而且比较严重,会出现超过30%的死淘率,与此同时会导致鸡只的生长迟缓、胴体降级或废弃。感染鸡群表现的呼吸道症状一般严重程度都不相同,其中白天的呼吸道症状相对晚上比较轻微,而夜晚有明显的患病表现。肉鸡发病日龄通常微20~40日龄,同时具有10%~40%的死亡率。成年蛋鸡感染以后会严重影响其产蛋能力,通常产蛋率会下降,但是死亡率相对较低,会有砂皮蛋、软壳蛋出现等。病理变化主要可见咽喉黏膜充血和出血、气管环出血、肺充血和由环境有害因子与这些病原体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损伤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前期往往不容易被发现,一般发现时多数已经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表现。
2. 流行病学
新城疫(ND):病鸡和带毒鸡是该病主要的传染源,被感染鸡只表现症状前的24h,能够在其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发现新城疫病毒(NDV),潜伏期病鸡所产的蛋中同样有病毒。呼吸道和消化道是新城疫的主要传播途径,鸡只感染以后2d或者在出现症状的前1d,持续几天的空气中会出现病鸡通过呼吸道释放并散布的病毒,健康鸡如果通过呼吸而吸人病毒就会感染患病。患病鸡只和健康鸡只直接接触也同样会传染该病。如果免疫鸡群中有NDV强毒流行就会造成非典型新城疫出现。
禽流感(AI):该病是属于世界性分布的禽类传染病,主要是由正黏病毒科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此病毒能感染许多种家禽和野禽,感染毒株类型不同,禽类的症状和严重程度也不相同。该病全年各季都会发生,尤其是冬、春季更容易出现流行的情况。禽流感病毒污染过的物品均会进行疾病的传播。该病在相邻的鸡只养殖场主要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然而最主要的机械传播途径是养殖场的人员及设施流动。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该病的病原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传染性支气管炎属于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仔鸡感染发病后出现呼吸道症状,蛋鸡感染以后产蛋量和蛋品质会下降非常明显,还可见肾脏出现病变。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具有世界流行性。气源性传播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方式,IBV虽然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不是很强,但是具有特别高的传染性,1~2d就能波及集约化饲养鸡群的鸡群。如今,集约化饲养方式逐渐发展,鸡群的饲养密度和规模不断增大,IB更加频繁的流行发生,而且比较常见与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发病的类型更加复杂,具有防治难度,并且对养殖业的危害比较突出。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该病的病原是疱疹病毒I型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属于传染病,具有急性、接触性。不仅具有传播快、死亡率较高的特点,而且在世界许多地区存在并流行,我国同样有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对鸡群的危害比较严重。所有年龄及品种的鸡都有感染性,发病后症状最突出的是成年鸡。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康复后的带毒鸡和无症状的带毒鸡。疾病可以通过呼吸道和眼进行传染,消化道也是其传染途径。
鸡毒支原体(MG):患鸡可见明显的呼吸道症状,所以曾经有慢性呼吸道病(CRD)之称。全世界都有鸡毒支原体病的流行,具有70%~80%的感染率。MG感染流行会受到支原体本身的致病性影响,年龄也是另一个影响因子,此外还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禽流感病毒、禽腺病毒和呼肠孤病毒等。环境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对MG的感染流行发挥重要作用。饲养场的鸡群饲养密度大,会加剧病原的传播,同时对鸡群也属于应激刺激,导致鸡的抵抗力下降。鸡舍污浊、粪便集蓄、空气中氨的含量增高等都会刺激鸡群的呼吸道黏膜,为MG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增进食欲,改善营养吸收,防应激;提高饲料转化,促进生长发育
1、用于畜禽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缺乏症及电解质的流失。2、提高畜禽抗病能力,提高幼禽成活率,减轻应激反应,使机体快速康复。3、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生产性能,促进生长。4、使禽蛋色泽光亮,蛋重增加及延长产蛋高峰期,提高受精率及孵化率。5、用疫苗时可中和水中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质,提高疫苗效价。
3肉鸡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发病机理
家禽呼吸道黏膜是机体防御病原入侵的第一道天然防线。
呼吸道黏膜纤毛,在摆动与保护性咳嗽作用下,将病原体排出体外。
呼吸道上皮层的杯状细胞和一些腺体分泌溶菌酶、抗胰蛋白酶和IgA抗体等活性物质,对入侵的病原体具有优秀的杀灭作用。
3.1在不利环境因素或应激反应下,呼吸道内主要病原大量增殖,这些病原对呼吸道病有启动作用,从而为各种病原体打开入侵的“通道”。
3.2呼吸道失去黏膜系统的屏障作用,各种病原体如AIV、NDV、IBV及大肠杆菌等长驱直入,继而发生各种类型的呼吸道疾病。
(1)本品对于禽革兰氏阴性菌和支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有作用。(2)对由疫苗应激引起的呼吸道症状效果奇佳。(3)对病毒性疾病引发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甩鼻张口呼吸等有独特效果。(4)对于支原体以及传染性鼻炎引起的病禽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呼噜,喷嚏,甩头,流鼻涕、脸肿,流泪等有作
4肉鸡常见呼吸道疾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由于肉鸡呼吸道病是一类病因多且复杂,病情易反复的疾病,应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结合,早发现、早治疗为原则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具体的综合防控方案如下。
4.1构建并执行生物安全体系
严格落实空栏期鸡舍内外的清扫、冲洗、消毒工作,阻断上批肉鸡遗留下来的各种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污物、设备、用具。
重视肉鸡日常带鸡消毒、水线冲洗、消毒工作;
饲养员进入鸡舍必须穿工作服和舍内工作鞋,避免将外来病原带入鸡舍;
严禁外来人员和饲养员窜舍,尤其是邻近鸡舍发病时,应严格封锁,必须每日消毒;
鸡舍远离粪便堆积发酵处理场,病死鸡要深埋;
尽可能杜绝飞禽、老鼠、犬等传染病的携带者。
4.2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
天气变化,昼夜温差较大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减少冷应激;
保证鸡舍内温度、湿度和光照相对稳定,防止忽高忽低;
保证饲料、饮水充足卫生;
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处理好通风换气与扩栏之间的正确关系;
提高饲料营养水平,养护好肠道,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氨气(NH3)、硫化氢(H2S)等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
避免免疫抑制病,提高肉鸡抗病抗应激能力。
4.3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根据当地实际,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并进行抗体监测,依据监测结果,进行科学免疫;
严格执行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提高抗体水平;
注意免疫前后药物的使用,避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
适当添加抗应激药物,减少免疫应激。
4.4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根据肉鸡生长规律,在易发生呼吸道病的时段,做好药物保健;
在天气骤变、疫苗接种后等严重应激容易诱发呼吸道之前,做好做好药物保健。
4.5药物防治
育雏期或产生各种应激时,发生慢性呼吸道病,在饮水中添加适量药物进行预防或治疗性预防是必要的,可选用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等,同时添加抗应激、维生素等药物;如电解多维,中科呼宁气囊灵呼毒速康等,广泛被大家所认可。
当鸡群发生大肠杆菌与慢呼混感时,一定要选用敏感药物,必要时2种以上交替使用;
发生病毒与细菌混感时,必须选用清热解毒类中药如银翘散、荆防败毒散、双黄连口服液、清解合剂等,再配合敏感的抗菌药进行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