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产业的移动互联网整合服务平台,自连接形成供求一体,守望相助的温度社区,进社区请加
请输入标题bcdef
受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袭后,鸡往往会导致气管、支气管等呼吸道堵塞现象,引发呼吸道堵塞性疾病。
请输入标题abcdefg
一、鸡呼吸道堵塞性疾病的环境因素
主要包括环境温度、湿度、通风以及鸡群的饲养密度等。环境温度低,特别是雏鸡阶段,温度忽高忽低,机体为了维持恒定的体温,必定要加速代谢,因而会产生过多的酸性物质;湿度过小,环境干燥,导致大量水分散失;鸡舍通风差、饲养密度大,必然会导致舍内氨气、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高,尘埃量大。这些不良的环境因素,均可损害呼吸道纤毛或导致呼吸道纤毛不能摆动,而最终引起呼吸道堵塞。
管理措施:随着养鸡人对饲养管理认识的不断加深,大家普遍认为,鸡的呼吸道堵塞性疾病大部分是“养”出来的。只有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才能保证不发病或者少发病。而饲养管理的总目标是:根据鸡群日龄不同,看鸡施温,把握好合适的温度;保持鸡群合理的饲养密度,减少尘埃量;加强鸡舍通风换气,降低环境内氨气、二氧化硫、硫化氢以及二氧化碳的浓度,特别要保证舍内氨气浓度不超过20ppm,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ppm。
二、引发呼吸道堵塞性疾病的病理性因素
1.H9亚型禽流感
近年来,我国有些地区正在受到H9亚型禽流感的威胁,所以这些地区都在3日龄或5日龄时,使用H9单联油苗对鸡群进行免疫。但是,到了15~35日龄,抗体水平已经较低,所以多数发病鸡群多集中在20日龄以后。从临床实践看,这个阶段出现的支气管堵塞现象,多数是由H9亚型禽流感感染导致的。
防控措施:确切诊断后,及时上报疫情,并在3千米范围内立即划定疫区。疫区内全部鸡群快速补免H9单联油苗,建立安全隔离带。
2.传染性喉气管炎
本病病原为A型疱疹病毒,主要感染鸡,各种年龄鸡均可感染,产蛋鸡更为严重。
防控措施:无本病流行的地区,最好不用弱毒疫苗免疫。受本病病毒威胁的地区,35日龄左右首免,选用毒力弱、副作用小的疫苗,如基因工程喉痘二联苗;80~日龄二免,可选择毒力强、免疫原性好的疫苗,如弱毒疫苗。对经确诊为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感染的鸡群,立即采用2头份弱毒疫苗(普通鸡胚苗)进行紧急接种。对已发病鸡群,慎用紧急免疫接种,以防大批死亡。早期感染鸡群,可采用抑制病原复制、化痰止咳,防止继发感染,可用干扰素、阿奇霉素等饮水;如已继发细菌感染,大群鸡可用环丙沙星、0.05%强力霉素、0.1%泰乐菌素饮水或者拌料。
3.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因血清型不同,可分为呼吸型、肾病变型、腺胃型和生殖型。引发呼吸道堵塞的主要是呼吸型。
防控措施: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加强通风,严格消毒。用H弱毒疫苗首免,7~10日龄鸡滴鼻免疫,20~30日龄二免;40~50日龄用H52疫苗加强免疫。可使用干扰素、白介素、氯化铵、复方甘草片、抗生素及止咳平喘、抗病毒中药治疗。
4.禽曲霉菌
禽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引起的多种禽类的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幼禽,侵害呼吸器官。以肺、气囊发生炎症和肉芽肿为主要临床特征。
防控措施:避免饲料和垫料霉变,不使用霉变饲料和霉变垫料,保持鸡舍干燥,加强通风,保持料、水槽清洁,定期消毒。育雏室每天温差不要太大,按雏鸡日龄逐步降温;合理通风换气,减少育雏室空气中的曲霉孢子;注意卫生消毒工作;加强孵化的卫生管理,对孵化室的空气进行监测,控制孵化室的卫生,防止雏鸡的霉菌感染;育雏室清扫干净,用甲醛熏蒸,0.3%过氧乙酸消毒后,再进雏饲养。发病鸡群,可用制霉菌素拌料喂服,剂量为每只雏鸡用50万单位,日服2次,连用2~3天;或用克霉唑(三苯甲咪唑)拌料喂服,每只雏鸡用1克,连用2~3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