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中多以有氧运动为主,但近年来发现抗阻运动除了能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之外,其对心血管健康的有益同样不容忽视。
抗阻运动也称力量型运动,通常指身体克服阻力以达到肌肉增长和力量增加的过程。主要是利用自身重量、哑铃、水瓶、沙袋、弹力带和健身器械等进行的抗阻力的运动形式。
抗阻运动对心脑血管病的益处
1.减脂增肌抗阻运动可明显增强局部肌肉代谢能力,让肌纤维增粗,增加肌肉力量和质量。同时减少体内脂肪的蓄积,降低体脂成分占比。
2.提高基础代谢率肌肉代谢消耗的能量大,瘦体重的增加,使身体的基础代谢率增加,降低了肥胖、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发病几率。
3.降血压抗阻运动训练能有效增强肌肉力量,抑制全身交感神经活动从而降低血压,能够使轻度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低强度抗阻运动可改善血管内皮和外周血循环,减少动脉硬化,降低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风险。
4.降血糖抗阻运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能有效降低空腹血糖,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5.降血脂抗阻运动组能降低餐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善身体脂质代谢。联合有氧运动降低糖胰岛素抵抗、改善血脂效果更显著。
6.改善心肺功能抗阻运动引起的心率反应较低,增加心内膜下血流灌注,改善心肌供血。
7.调节心理平衡抗阻运动和有氧运动同样都可以减轻压力,缓解焦虑,改善睡眠,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
8.改善心脑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增加肌肉力量和质量,改善了心脑血管病人的行动能力,减轻患者的疲劳,提高耐力和体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抗阻运动的运动处方
常用的运动方式有自身重量、哑铃、健身器械及弹力带等。自身重量有深蹲、单脚站立、平板支撑、俯卧撑等运动方式,这些运动方简单易行,阻力负荷可以采用哑铃、水瓶、沙袋、弹力带和健身器械。坚持每周2-3天力量运动,隔天进行。每天8-10个动作,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重复8-15次。同一部位的肌肉群不要天天练习,最好隔天1次,有利于肌肉恢复,避免疲劳和损伤。
心脑血管患者及老年人要量力而行,注意有保护措施,运动前先做些准备活动,运动后做好拉伸放松,运动中出现持续加重的不适感觉应停止运动。
供稿:北辰区疾控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