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用药的应用现状

根据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年MeSH关于辅助用药的解释,及《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等专著对辅助用药的解释,辅助用药的定义为:指有助于增加主要治疗药物的作用或通过影响主要治疗药物的吸收、作用机制、代谢以增加其疗效的药物;或在疾病常规治疗基础上,有助于疾病或功能紊乱的预防和治疗的药物[1]。

辅助用药如果应用得当,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然而由于辅助用药的适应证相对较广,易导致该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结果不仅引起不必要的不良反应,阻碍原有疾病的康复,并大大增加患者经济负担,更造成国家医疗资源的浪费[2]。

目前辅助用药普遍存在滥用的情况,西安市32医院~年总销售金额排名前20位药品中辅助用药品种数、销售金额及构成比均逐年递增。辅助用医院临床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助药物在治疗价值及治疗费用方面都不应占据主要地位。辅助用药的滥用随之带来的问题是不良反应事件的增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药品不良反应中心报告的中药不良反应/事件(ADR/ADE)数量排名前20位的品种中,中药注射剂约占85%[3]。

关于辅助用药不良反应目前我国有专家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在《医院辅助用药应用分析》中,共收集辅助用药医嘱份,不合理用药医嘱份,占33.06%(/),主要包括无适应证用药、适应症不适宜、溶剂选择不当、用法与用量不适宜、疗程使用不当、超说明书用药[4]。

《基于德尔菲法专家调研的我国医疗机构辅助用药研究》中选择了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医院的药剂科,具有副高以上的职称的专家进行调研,指出中药注射剂、肿瘤患者化疗以外的用药是专家认为主要的辅助用药不合理使用品种。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质控标准低、质量稳定性和均一性差、基础研究相对薄弱,造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一直居高不下。大量抗肿瘤辅助用药在症状控制及免疫增强中应用,过度消耗或不恰当应用非但不能发挥作用优势,反而可能会制约临床疗效的客观评价。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约28%的抗肿瘤用药为NCCN指南未推荐的用药,绝大多数属于个体化用药范畴[5]。

根据多个辅助用药不良反应的研究,大部分不良反应来自于中药注射液,正确辨析病证是合理使用中成药的根本保证,辨证不当常导致用药不对症,会使机体阴阳偏盛或偏衰,加重病情。临床医师常以西医理论为基础应用中成药,例如参芪扶正注射液说明书功能主治:益气扶正,用于肺脾气虚引起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眩晕;肺癌、胃癌见上述证候者的辅助治疗,但部分医师未辨证用药,将参芪扶正注射液用于所有肿瘤患者[4]。

辅助用药使用应遵循安全、有效、适当原则,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应用药物,不应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以外的药物适应症、延长应用疗程或随意增加剂量,在用药中应考虑药物的成本与疗效,合理用药,以达到预期的药效目的。在《基于德尔菲法专家调研的我国医疗机构辅助用药研究》中专家指出出现辅助用药不合理使用的主要因素为市场推销、国家对新药审批存在缺陷、医保报销政策引导[5]。

有专家提出对辅助用药的管理主要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第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应规范新药审批的流程,提高对某些辅助治疗类药品的审批标准;第二,根据药品的使用情况、疗效及价格等多方面调整医保报销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药抗肿瘤及辅助用药品种较多;第三,卫生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应该对辅助用药进行品种遴选、采购和使用的把控,严格控制辅助用药的适应证,限制使用科室,以有效降低市场推销对辅助用药使用的影响;第四,通过统一定价大幅度降低辅助用药的药品价格;第五,加强对辅助用药处方点评的力度,对辅助用药使用不规范的科室和相关医疗机构进行重点







































中科白癜风微博
中科爱心救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qiaotrade.com/jzzy/26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