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冬季到来,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风险加大,全国多地接连报告本地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并引发公众关切。对此,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最新提醒,呼吁广大市民克服麻痹思想,务必一如既往地做好疫情防控措施,除了坚持佩戴口罩外,回家后一定要洗手,碰到下面11种情况必须要洗手,同时注意5方面手部消毒问题。
必须要洗手的11种情况
一是到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并与陌生人肢体接触后。二是超市或商场购物、采买食品物品后以及户外运动、玩耍后。三是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后(比如接触过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后,咳嗽打喷嚏用手遮挡后)。四是接触过扶手、门柄、电梯按钮、运动器械等公共设施,外出回家后。医院、看护病人后,尤其是照顾发热、或有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的病人后。六是准备食物前、用餐前;给孩子冲奶粉前、换尿布后。七是处理被污染的物品以及接触动物、动物饲料或动物粪便后。八是揉眼睛前、摘戴眼镜前;戴口罩前、摘口罩后。九是接触过钱币、快递物品后。十是接触、清理垃圾以及如厕后。十一是触碰、处理过冷冻、生鲜食品后。手部消毒五注意
出门没碰什么,不用洗手了吧?
在拥挤的公共场所,难免会触碰到衣服、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也有可能无意中触碰到公共部位。如果遇到急刹车,更是难以避免触碰扶手,所以保持手部卫生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锈钢和塑料上的病毒存活时间更长。公共场所的楼梯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钮、水龙头等部位大多是采用不锈钢材质,另外,商品外包装、交通工具拉手等部位塑料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即便是其他材质的物体表面,一般来说病毒污染后也会存活一定时间。
正确做法:去过公共场所后马上洗手,或者随身携带免洗抑菌洗手液。
一直待在家里,饭前还要再洗手?
实际上,在家里也不能保证绝对安全干净,因为你在外面穿过的外套、背过的包、带回家的购物袋、各种票据、卡片、账单等物品都有可能沾染病原微生物。
正确做法:在家饭前便后洗手,做好室内卫生打扫以及日常消毒。
摸过钱不马上吃东西,没必要洗手?
钱币上存在大量致病微生物,会污染你的手。即使不马上进食,但你可能无意中碰到自己的眼、耳、口、鼻等黏膜部位,也有可能造成感染。
正确做法:接触钱币后应马上洗手!
用免洗洗手液来替代洗手?
免洗洗手液、酒精类手消剂的去污效果并不好,其作用主要是消毒。只有在流动水下洗手才能彻底除掉手上的污渍和致病微生物。
正确做法:当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且不方便洗手时,可以使用免洗手消毒液(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进行手部清洁,否则请使用流动水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当手部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动水洗手。
仅用流动的清水洗手就可以了?
用清水洗手的效果远低于用香皂或洗手液洗手,因为病毒有脂质包膜,难以被水破坏,因此,清水洗手不能彻底清除手上的致病微生物,而肥皂和洗手液中含有一些破坏致病菌和油脂的成分,可以瓦解病毒。
正确做法:尽可能用洗手液或者肥皂洗手,持续搓揉20秒,再用流动水冲洗15秒以上,整个洗手过程保持40~60秒。
哈尔滨日报记者刘菊
编辑林华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