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的脑血管病,其死亡率占老年人死亡原因首位。据统计资料显示,一年四季有两个中风高峰期,一是在零摄氏度以下的严冬,二是在30摄氏度以上的盛夏,且气温越高患中风的危险性就越大。专家提醒,预防“热中风”关键是及时补充水分。
每当炎炎夏日,中风病人就会剧增。夏天发生的中风俗称“热中风”。“热中风”多发生在本身已有高血压、脑血管病等慢病的人群。这类人群对原有慢性病疏于管理,加上对夏日慢性病调护知识缺乏是“热中风”的主要原因。
夏季最热时温度可达40摄氏度左右,当气温升到32摄氏度以上时,特别是相对湿度达到70%以上时,人体体温调节就主要依靠汗液的蒸发来散热,每天至少要排出毫升甚至更多的汗水。出汗多而大量丧失水分,如果未得到及时补充,容易造成“脱水”,使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血循环减缓、微小血栓容易形成,微小血栓堵塞脑血管进而会引起“缺血性中风”。
特别提醒记住6大关键词,可平安过夏
饮食清淡
夏季老年人的消化功能普遍减退,不思饮食。老年人的食物宜温软易消化,清淡而富有营养,适当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及鱼、虾、瘦肉、豆制品,少吃肥肉、烤饼、油条等油腻厚味之物。三餐要有规律,定时定量,切忌过饱过饥。
清静养神
盛夏人的火气旺盛,老年人在精神、心理等方面应息其怒、静其心、安其神,使心情保持宁静状态。要养成心平气和的性格习惯,应善于控制自我,清静养神,忌躁制怒,保持情绪稳定和豁达乐观的心态。
起居有常
夏天老年人要做到“早卧早起,无厌于日”。晨起后,适当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体温调节功能,增强对热的耐受性,应适当午睡,以养精蓄锐,使身体处于最佳状态,不可贪凉而卧、迎风而卧,以免受凉而诱发疾病。
居室通风
老年人的居室,应保持清洁卫生、通风安静。做好室内的防暑降温,合理地关闭门窗、通风换气,忌久呆在高温环境里。早晚室外气温低,应打开门窗,中午室外气温高,应关闭门窗、启动电风扇或空调等。
逐渐降温
夏季高温老年人不宜暴冲暴洗冷水澡,避免导致躯体温度骤降,使筋骨受凉引起关节疼痛、肢体麻木。特别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的老年人,洗澡后要尽快擦干身上的水珠穿好内衣,然后再去风凉处。
饮食有节
夏季炎热不宜食用过多的冷饮。碳酸饮料、冰棍、啤酒等均是对胃肠黏膜有不良物理性刺激的食物,可以使胃肠道蠕动减弱,甚至痉挛。特别是消化道有病的老年人更不宜多饮。
襄阳日报全媒体发布
来源/襄阳晚报综合
编辑/汪晓璐
版权/归属襄阳日报传媒集团所有,其他公众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有效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