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山东将这些疾病纳入医保

最新消息

山东省将肺结核、慢性病毒性肝炎纳入

医保门诊慢特病支付

报销比例不低于70%和60%

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为切实解决群众就医看病的急难愁盼问题,省医保局会同省财政厅、省卫生健康委制定了《关于将肺结核、慢性病毒性肝炎等纳入医保门诊慢特病管理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完善肺结核、慢性病毒性肝炎等门诊慢特病待遇保障政策的通知》。

图源摄图网(ID:)

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传染性强,可在其接触的人群中广泛传播感染。初治肺结核疗程一般需要6个月,花费万元左右,如果不能得到系统有效治疗,复治肺结核的疗程将延长至8-10个月,转为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周期长达一年半以上,治疗难度大,治疗费用高达20万元,很多患者因负担重而放弃连续服药治疗,导致病情恶化死亡。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肝脏炎症,如果得不到定期复诊和有效治疗,可引发肝硬化、肝癌等重大疾患,最终导致死亡。我省是人口大省,人口基数大,肺结核和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病人数较多,已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将肺结核、慢性病毒性肝炎纳入门诊慢特病管理,规范认定标准、提高门诊保障待遇水平,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看病就医经济负担。对肺结核患者来说,可以提高初治肺结核患者的规范化治疗率,极大降低耐药结核病的发生率,从源头上减少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可以提高规范诊疗率和治疗依从性,从而有效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对保障我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强化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图源摄图网(ID:)

政策主要内容

肺结核、慢性病毒性肝炎等门诊慢特病保障政策主要突出了“五个统一”,从病种种类、认定标准、报销待遇、联网结算、经办服务等多方面制定了全省统一的政策体系:

一、统一门诊慢特病病种

本次出台政策,将结核病和慢性病毒型肝炎病种进行了细分,其中结核病分为肺结核、肺外其他部位结核、耐多药结核和广泛耐药结核4类3个病种;慢性病毒性肝炎分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3个病种,并将其统一纳入医保门诊慢特病支付。细化病种,遵循了临床诊疗实际,提高了政策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有利于各市针对不同病种尤其是费用较高的“耐多药结核和广泛耐药结核”细化保障政策。

二、统一病种认定标准

按照门诊慢特病医保管理要求,享受门诊慢特病待遇需要办理病种资格认定。在市级统筹情况下,门诊慢特病种认定标准由各市自行确定,存在因地域认定标准不统一,引发待遇攀比的现象。

这次出台的肺结核和慢性病毒性肝炎两大疾病门诊保障政策,统一了全省病种认定标准,并且是以最新临床指南为依据,按照最大范围救治原则确定的。统一认定标准,提高了政策专业性和权威性,促进了制度的公平公正。

三、统一提高待遇水平

目前医保待遇已较好的解决了两大疾病住院患者的费用负担,这次出台的政策重点是解决两大疾病的门诊费用问题。在确定报销比例时做了精准测算,既考虑有效解决患者费用负担,也考虑了医保基金承受能力,还考虑了门诊和住院政策的统筹衔接。

从省级层面,将上述病种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报销比例,统一确定为不低于70%和60%,在此基础上,各市还可根据当地医保基金收支状况,进一步提高报销比例,以最大限度减轻群众就医费用负担。针对肺结核、肺外其他部位结核、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年花费几千到万元不等的病种,统筹考虑门诊和住院综合保障政策,明确医保基金门诊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不低于元,有条件的市也可与住院合并计算,进一步提高报销额度。

对年花费10万元以上、患者负担较重的耐多药结核和广泛耐药结核最高支付限额与住院合并计算,各市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均不低于40万元,充分保障患者救治需求。对认定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的两大疾病患者,还可以按规定享受居民大病保险倾斜性政策和医疗救助政策。实施上述保障政策,医保基金每年将支出约17.3亿元。

四、统一实行联网结算

为了方便患者异地就医需求,我们推行了省内异地门诊慢特病联网直接结算,今年7月底,又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医保卡省内“一卡通行”全覆盖。这次制定两大疾病保障政策,我们要求各市及时纳入省内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范围,简化异地就医备案程序,为罹患疾病的长期异地居住人员和临时外出人员,提供省时、省心、省钱的便捷服务。

五、统一经办服务模式

统一全省医保经办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最简、最优、最便捷的服务是我们医保改革的重要内容。这次出台政策,按照“六统一”和“四个最”的要求,全省统一简化病种备案认定程序,将上述门诊慢特病待遇认定业务下沉到符合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实行一站式办理。

同时推出鲁医保小程序、爱山东APP等网办、掌办服务方式。对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一次处方量可以延长至12周。

目前,上述各项政策要求全省16市均已落地实施。部分市在全省统一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待遇水平。

图源摄图网(ID:)

小编将持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qiaotrade.com/jzdy/88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