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医宣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知和管理

随着老龄化的进一步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成为临床上的常见慢性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确切病因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慢支和阻塞性肺气肿发生有关的因素都可能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

已经发现的危险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外因(即环境因素)与内因(即个体易患因素)两类。

外因包括吸烟、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及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可能与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居室拥挤、营养较差及其他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相关联的因素有关)。内因包括遗传因素、气道反应性增高、在怀孕期、新生儿期、婴儿期或儿童期由各种原因导致肺发育或生长不良的个体。

慢阻肺的临床表现

(1)慢性咳嗽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当气道严重阻塞,通常仅有呼吸困难而不表现出咳嗽。

(2)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慢性阻性肺疾病的主要症状,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生活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但由于个体差异常,部分人可耐受。

(4)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的。

(5)其他疲乏、消瘦、焦虑等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时出现,但并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典型表现。

如何预防与控制

慢阻肺的病人随着肺功能的下降,每年发病次数甚至住院次数在逐步增加,其肺功能下降为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如何预防跟控制慢阻肺病人的肺功能下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健康生活习惯、戒烟、家庭氧疗及配合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吸入剂、预防感冒等能够有效的预防慢阻肺病人的肺功能下降,减少疾病的急性加重及住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合理氧疗和戒烟

目前各种研究表明氧疗和戒烟可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自然病程,提高生活质量。适当运动或肺康复训练,接种流感疫苗与肺炎疫苗可帮助减少感冒增强体质。

△资料图/视觉中国

合理饮食

合理的饮食非常重要,中医认为主要以滋阴润肺、清热化痰食物为主,避免油腻、辛辣制品,食物以蛋白质和糖类为主,避免易产气食品、低营养价值食品等,并注意足够热量和维生素的补充,多吃水果和蔬菜,可以吃肉、鱼、鸡蛋、牛奶、豆类、荞麦。吃饭时少说话,呼吸费力吃得慢些。胖的要减肥,瘦的要加强营养,少食多餐。

医者简介

医院呼吸内科医师,从事临床呼吸工作6年余,-医院规培学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qiaotrade.com/jzcz/73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