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过去的四十年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数以百万计的人摆脱了贫困,中国也经历了人口和流行病学的快速转变。以预期寿命、儿童死亡率、疾病概况和危险因素衡量的总体人口健康,已发生并正在继续发生根本的变化。
6月25日,《柳叶刀》在线发表了中国近30年疾病负担的重磅报告。研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Washington)等团队合作完成,揭示了中国人群的发病率、死亡率和相关风险因素。
研究表明,慢性疾病已经成为中国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第一作者,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副主任周脉耕博士指出,“像许多国家一样,中国已经达到一个临界点,未来慢性疾病的负担将远远超过传染病。”
在中国,如今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大幅下降,慢性疾病如中风、缺血性心脏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肝癌大幅增加,已成为中国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最大的健康风险因素也已经变成了高血压、吸烟、高盐饮食和户外空气污染。
图
-年间中国主要死因变化(来源:柳叶刀)图
年中国死亡人数的风险因素归因(来源:柳叶刀)作为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的一部分,《柳叶刀》发表的这项关于中国人口健康的全面研究报告,跨越年至年,首次提供了中国34个省份(本文中指省级单位)详细的按年龄和性别划分的死亡率、致残率和相关风险因素分析及对比。
年和年,我国居民的前10位死因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