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带你识节气处暑

·团团带你识节气·

处暑

辛丑年丙申月癸卯日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时至处暑,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这期间天气虽仍热,但已是呈下降趋势。

处暑节气处在短期回热天气(秋老虎)期内,“秋老虎”一般发生在公历8月~9月之间。处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义,就是提醒人们暑气渐渐消退,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要注意预防“秋燥”。

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如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煎药茶、拜土地公等。

和团团一起来认识一下节气处暑吧!

#1

节气诗词.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贵谷子

天地乾坤始渐肃,鹰隼捕鸟稷乃登。

冷热交换试拳脚,一场秋雨一场寒。

处暑后风雨仇远

碧树萧萧凉气回,一年怀抱此时开。

槿花篱下占秋事,早有牵牛上竹来。

#2

节气传说.

在我国上古神话经典《山海经》中,火神祝融是掌管火和夏季的神明。在远古时期,人类只能生吃食物,还总是遭到猛兽的攻击,生存环境十分艰难。

见此情景,祝融非常同情,于是通过“雷击”的方式,把火种带到人间。人们学会了用火煮熟食物,避寒取暖,为人间带来火种的祝融,成为了受人敬仰的神明。

火神势力大增,对其它神多有压制,便触怒了水神共工等神。共工性情暴躁,实力强大。他说:“世人真可恶,水与火都是人生活需要的东西,为什么光敬火神不敬我水神呢?”他由被压制气愤转为彻底愤怒,最后终于和火神打斗起来。这一战可谓打得昏天暗地,最后共工不敌祝融败退而逃,共工在逃跑中,撞倒了天柱不周山。不周山是天地的支撑,失去支撑,导致天塌地陷,无数生灵横死。二神因此被下令处死。

传说因为祝融掌管夏暑季节,处死祝融的这天,就被称为了“处(chǔ)暑”。

#3

农事耕作.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一候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二候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三候农作物成熟。“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林果和农作物陆续进入成熟期,农民加紧采摘,抢抓农时,进行水稻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处暑以后,气温日夜差别增大,由于夜寒昼暖,作物白天吸收的养分到晚上储存,因而庄稼成熟很快。“处暑和田连夜变”“处暑三日无肯谷”“处暑三朝稻有孕”“处暑满田黄,家家修廪仓”等,都说明处暑节气后,作物很快要收获了。

处暑时节的南农夏季炎热未退却又初见几分秋意

秋老虎气焰仍盛

提醒着我们

这个夏天的回忆

在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节里

NJAU前进的脚步始终不变

养生小tips:

处暑时节,白天气温虽然仍会很高,但早晚温度低,温差较大,人们应预防感冒。

处暑后,人体出汗明显减少,水盐代谢功能逐渐恢复平衡,进入生理休整阶段,机体于是出现疲惫感,产生“秋乏”。化解“秋乏”,要保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饮食清淡,宜多吃西红柿、茄子、马铃薯、葡萄和梨等食物。

南农青年离你最近

来源

青年传媒责编

周亦寒审核

朱 鹏姚敏磊董宝莹

点亮在看,一起认识处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qiaotrade.com/jzzy/82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