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参数磁共振前列腺疾病患者的福音

在正式介绍今天的主角多参数磁共振之前,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困扰患者的PSA升高问题(PSA即前列腺特异抗原;英文全称:ProstateSpecificAntigen)在这里细心的朋友发现PSA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而不是“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这就提醒我们PSA具有器官特异性,而非肿瘤特异性,PSA升高不能完全和前列腺癌划等号。正常男性PSA小于4ng/ml,当PSA>4ng/ml我们就要怀疑其存在前列腺癌的可能性。但是在PSA>4ng/ml的所有接受穿刺的患者中约有70%的患者并非前列腺癌的患者,而是诸如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症等良性前列腺疾病,也就是我们约有70%的患者接受了不必要的穿刺,这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因此PSA升高只是告诉我们有癌的可能,该引起注意了,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能把“可能”变成“高度可能”甚至是“确定有或者无”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近几年飞速发展的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检查。

什么叫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Multiparameter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pMRI),即在该磁共振检查中包括解剖成像序列(T2WI、T1WI)和功能成像序列(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磁共振DCE、磁共振波普成像MRS)。打个简单比方,解剖成像就好比我们用相机给人拍照,能清晰看到这个人在哪个位置,但却只能看到长相和轮廓。虽然我们说人的好坏和面相有关,但我们绝对不能武断的认为长的好看的就是好人,长的难看的就是坏人,这样势必造成很多误诊。所以我们引入功能序列,功能序列就是用来看本质的,就好比一双透视眼,能看透人的本质,从本质上判断这个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图1借助mpMRI寻找可疑病灶(一)图2借助mpMRI寻找可疑病灶(二)

那我们应该什么时候做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呢,根据既往的指南推荐首次穿刺阴性仍然高度可疑的前列腺癌患者行二次穿刺前需要行磁共振检查,而医学权威杂志新英格兰及柳叶刀发表的文章提示,所有临床可疑的前列腺癌患者均应在穿刺前行多参数磁共振检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前列腺癌穿刺的阳性率,还能避免过度穿刺。而年EAU指南更是提示患者在行前列腺穿刺前应完善mpMRI,且在mpMRI有阳性表现时(PI-RADS≥3分)推荐联合使用靶向穿刺及系统穿刺以明确诊断。

前列腺mpMRI的应用为临床可疑前列腺癌患者带来了福音。因此临床可疑前列腺癌别害怕,我们有火眼金睛的mpMRI,让“可疑”变得“不再可疑”。

参考文献:

AhmedHU,El-ShaterBA,BrownLC,etal.Diagnosticaccuracyofmulti-parametricMRIandTRUSbiopsyinprostatecancer(PROMIS):apairedvalidatingconfirmatorystudy[J].Lancet,,():-.

KasivisvanathanV,RannikkoAS,BorghiM,etal.MRI-TargetedorStandardBiopsyforProstate-CancerDiagnosis[J].NEnglJMed,,(19):-.

阳青松,医学博士,主治医师,讲师。

长期从事泌尿系统疾病影像诊断及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刀治疗器官局限性中风险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

现任第十届上海放射学会泌尿生殖学组组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磁共振应用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微创学组组员。

在孙颖浩院士及陆建平教授的带领下完成了亚洲首例前列腺癌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刀治疗。同美国华盛顿圣路易斯医学院合作,首次将扩散基组光谱成像(Diffusionbasisspectrumimaging,DBSI)应用于PCa的早期诊断研究,使PCa病理诊断符合率提高到97%以上。

获得“第十届中国放射青年医师学术论坛博士论坛”二等奖。获得首届上海市“医苑新星”称号。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篇,SCI论文2篇。现主持国际多中心研究一项、上海市卫生技术委员会面上项目基金一项(3万),上海市申康发展项目基金一项(80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qiaotrade.com/jzzy/77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