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变唠叨,喜欢捡东西反应迟钝,脾气暴躁…竟是大病早期征兆?这究竟是什么病?能治愈吗?今天,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下面,让我们先通过病例来了解一下∨李老师是一位大学退休教授,本来生活安逸,儿女孝顺,到了颐享天年之际。但最近李老师的行为,让家里人糟心不已。他经常出门把别人丢弃的废品垃圾不断往家里搬,家人劝说也无效。不但如此,家人还发现他记忆力减退很明显,刚刚说过的话,重复又说,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这与原先翩翩风度的李教授相比,简直判若两人。于是,在家属的陪同下,李教授来到我院神经内科记忆门诊就诊。来到记忆门诊后,接诊的医师在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认知情绪行为变化后,给予其全套神经心理量表评估。结果发现,李教授存在各个认知域受损,尤其记忆损害非常突出,表现为遗忘型记忆障碍。经头颅MR和AV45PET检查,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
01
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也称老年性痴呆,是老年期最常见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也是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的病因。该病隐匿起病,主要表现为全面性认知功能减退包括记忆功能衰退、思维、言语及人格等障碍。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的数据表明:年全球痴呆病人达万,其中万在中国。预计每20年全球患病数将翻倍,年达万,年达11万,痴呆的发病率为万/年,即每4秒新发一例痴呆。据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老年人群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口大于万,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罹患阿尔茨海默病比率为3.21%。预测30年后(年)患病人口将达到万以上。虽然目前尚无治愈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办法,但尽早识别、早诊断、给予积极治疗,能有效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02
哪些人容易患上阿尔茨海默病?
◆肥胖人士。尤其体重指数(BMI)大于25kg/m2需要积极减肥。
◆不愿体育锻炼的人士。研究发现有氧运动可以保护脑神经。
◆吸烟人士或被动吸烟。因为烟草中含有神经毒素,可直接损伤神经元。
◆长期失眠人士。睡眠障碍会导致大脑无法有效清除脑内有毒代谢废物,使得阿尔茨海默病患病风险增加70%。
◆患糖尿病、高血压、心房颤动的人群既是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也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需要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
◆严重的头部外伤。65岁以后的头部外伤会使阿尔茨海默病患病风险增加35%,并且发生次数越多、损伤程度越重,风险越大。
◆其他:如抑郁、长期紧张状态、低教育水平、直立性低血压等也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因素。需要积极防治。
03
阿尔茨海默病出现的六大信号
假如老人出现以下症状建议至记忆门诊及时就诊∨◆记忆变差,重复语言,丢三落四,总是找东西或怀疑东西被窃。◆定向力障碍,对时间人物或地点分辨不清。◆语言表达困难,理解和思维判断能力下降。◆出门没有方向感,到陌生环境更加没有方向,甚至出现迷路现象。◆情绪不稳定,变得焦虑不安或者抑郁寡言,失去主动性,不愿做事,不愿出门等。◆性格变化大,行为异常,有捡拾行为,行为不捡等。04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胆碱酯酶抑制剂,NMDA受体拮抗剂等经典药物。新药在不断研发过程中,年底,我国自主研发的乙类新药GV-也被应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另外,还有部分正在研发的新药,我院神经内一科承接数项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临床试验,经严格筛查,符合入组要求的患者可接受免费治疗和长程规范管理。非药物治疗在生活方式上,据相关研究发现与家人同居,常访问亲友,多参加智力活动(如读书读报)、娱乐活动、体力活动(如体育锻炼,散步)、活动多样化(如旅游、编织、园艺)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保护因素。康复训练可有运动功能训练(如太极操)和认知功能训练。除制定专门的训练计划外,家属可在家中对患者进行一些数字排序等认知小游戏的训练。除此以外,研究发现音乐疗法对患者认知、情绪、行为都有一定帮助。这不仅可以帮助老人通过音乐回忆过往的事情,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老人缓解焦虑,紧张的情绪。05
新技术和新项目
我院记忆门诊工作早在年陆续开展,于年正式挂牌成立记忆门诊亚专科,团队在何金彩教授的带领和指导下,为浙南闽北赣东区域的广大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开展规范诊疗服务。“安心手环”工程基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存在迷路走失情况,近年来成功找回数百名患者,本项目连续3年被评为温州市十大民生项目。借助于记忆门诊新型检测技术不断开展,依托我院PET的高端检查设施,近期我院开展AV-45示踪剂PET检查,可实现早期精准无创诊断阿尔茨海默病,使得患者能及早接受有效治疗。专家介绍王贞,温州医院神经内一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及科教研工作,主攻认知障碍性疾病;第一或通讯作者已发表SCI文章7篇,主持省自然1项,卫生厅项目1项,温州市科委2项,参与国基金2项(排名第二);参编数部医学教材;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心理与行为神经病学学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青年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认知与神经心理学组委员。
门诊时间:
周一上午南白象院区
周四全天公园路院区
?一查就是肠癌晚期?温医大附一院万余例数据告诉你,这项检查怎么救命的!?CT片中看起来像“海绵球”的肿瘤,是癌症先兆吗??「一医大医生」俞康:肿瘤界这条神出鬼没的“变色龙”了解一下??“不死的癌症”红斑狼疮到底是什么病?可以治吗??初生宝宝喂养的困惑,一篇读懂!?这种病“静悄悄”,却能致盲,千万要重视!?胸闷十余年,原来是胸腔里长了8斤重大肿瘤!看温医大附一院胸外科专家如何解决…来源:神经内一科文字:王贞摄影:潘力、周烨编辑:王坚连审核:何金彩、黄丽颖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