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著名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al/150702/4648926.html
中国商报(记者涂瀚文文/图)受到疫情反复、电商冲击、阅读习惯变化等不利因素影响,不少实体书店在年经历寒冬,无奈地与读者道别。但同时,行业内也不乏借势互联网“自救”,利用社交媒体、社群运营、即时零售平台化危为机的实体书店,避免了关店危机,他们将顺利迎接下一个春天。
“高颜值”难以为继
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年中发布的《全国实体书店经营情况调研报告()》显示,在全国家受访对象中,上半年近一成实体书店完全没有营收。今年6月,连锁书店言几又全线退出北京、西安市场;6月22日,在上海主营插画类书籍以及文创产品的独立书店鲸字号关闭了实体店;8月1日,已经营10年的无锡惠山书局(先锋书店)正式闭店;10月24日,南京玄武湖先锋诗歌书店及虫子书店正式闭店……从网红连锁书店到小众独立书店,多家实体书店在过去的一年里与读者道别。
上海独立书店鲸字号在今年6月关闭了实体店。
曾经盛极一时的“城市文化空间”言几又书店在年年底频频传出欠薪、断缴社保、拖欠供应商货款等负面新闻。言几又官方曾在社交平台对此作出回应,称其开始进行“经营方向的转型,同时受到疫情影响造成现金流吃紧”。然而,言几又的转型之路最终还是走向了闭店,其位于厦门、杭州、西安、北京、成都等地的数十家门店在年相继关闭,徒留下消费者对“书店一声不吭跑路,会员卡余额退费难”的质疑。
“言几又们”黯然离场的背后,是实体书店“卖不动空间”的隐忧。
“‘最美书店’为数不少,吸引人的地方不外乎延伸到天花板的书墙、旋转楼梯、镜面、天井,但看多了就觉得不新鲜了。”在社交平台上不乏这样的声音。随着实体书店造景越来越常见,而且同质化严重,消费者的惊艳感觉不再,为空间买单的热情也逐渐消退。
北京某连锁书店的“魔幻阶梯”曾是热门网红打卡地之一。
业内人士称,“最美书店”往往意味着高昂的设计和装修成本,一旦光环褪去,这些前期投入就成了负担。“消费者都是喜新厌旧的,‘颜值高’难以成为实体书店的长期立足点,况且‘网红打卡’的流量也未必能转化成生意。”
“书店+”探索进行时
卖餐饮、卖文创、卖空间、卖体验……面对线上渠道来势汹汹的图书价格战,以及大众阅读习惯转向电子书、有声书等的挑战,实体书店纷纷试水从线下阅读场景衍生而来的“书店+”模式,由此寻求新增长空间。
咖啡、轻食逐渐成为实体书店的“标配”。
回顾书店行业的年,老字号“焕新”是一个突出亮点——9月25日,新华书店首家宠物主题书店亮相京城,融合了书店、猫咖、宠物用品店等多种业态,为消费者提供边撸猫边读书的新潮体验。11月29日,上海新华书店旗下新型书店业态“江南书局·书的庭院”开启试营业,并举办“新江南读书会”阅读文化活动,营造江南风雅生活美学体验。从萌宠相伴到“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诗意景观,老牌书店的个性化转型升级尝试引来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