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是鼻咽部的淋巴组织,位于喉咙正上方,鼻腔后部,对孩子来说,具有一定的免疫作用。儿童6~7岁时腺样体发育为最大,10岁以后逐渐萎缩,到成人则基本消失。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生理性的增大在正常范围内不会对孩子造成影响,但是当感冒、病毒或细菌感染时,腺样体要抵御细菌、病毒,就会发生肿胀。体质差的孩子,反复感冒发作,时间久了,就会发生病理性的增生肥大,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引发鼻炎鼻窦炎、扁桃体肿大等并发症,严重时还会堵塞耳咽管出口,引发中耳炎,给孩子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危害。图片来源于网络
7岁男孩小余,咳嗽不断,鼻塞流鼻涕,严重时还张口呼吸,浓涕不断,整夜打鼾,俨然成了一个“呼噜娃”,一开始小余的父母不以为意,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即使不吃药过段时间也会好,所以只简单地买了感冒药给小余吃,虽然咳嗽有所好转,但是鼻塞流鼻涕一个月之后也不见好转,每天要用很多鼻涕纸,总是喊着耳朵疼,老师反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很多。
小余的父母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医院检查,原来是腺样体肥大引起了鼻炎、中耳炎,医生建议最好手术治疗,小余的父母一听连连摆手,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舍得让他手术,经过多方打听,听说中药保守治疗腺样体肥大效果也很好,就带着孩子找到了桐君堂耳鼻喉科专家洪钱江医师。
“这孩子来的时候听力已经有障碍,声阻抗做出来是一条直线(正常情况下是一条正弦波),说明鼓室里面有积液,鼓膜粘滞不能活动,从而产生听力障碍。吃了两星期中药后,鼓室内的积液消失,鼓膜颜色恢复正常,现在已经不用手术了。”洪医师说。
吹气球疗法
对于腺样体肥大引起中耳炎的孩子,除了对症治疗外,洪医师还嘱咐家长平时多让孩子做做“吹气球”的动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吹气球是治疗小儿中耳炎的常用方法之一。大人得了中耳炎可以教他们捏住鼻子向耳内鼓气,小孩子却很难完成这个动作,即使做也只是装装样子,不会真的用力。而用吹气球的方法,如果不用力气吹,气球就吹不大,小孩子觉得好玩,自然就会很配合。当然,最终目的是要使鼓膜鼓起,使堵塞的耳咽管瞬间开放,耳咽管内的纤毛重新开始摆动,就会引导中耳内的分泌物逐渐向鼻咽部排出。”
洪钱江
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
曾任浙江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浙江中医药大学毕业,师承浙江省名中医朱祥成教授,从事中医临床近四十年,擅长治疗耳鼻喉科、内科杂症及上呼吸道疾病,尤其对中耳炎、耳鸣耳聋、小儿鼻窦炎、腺样体肥大、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鼾症、声音嘶哑、头痛眩晕、失眠、咳嗽、慢性胃炎、口腔溃疡、肿瘤手术前后及放化疗后辩证调护、亚健康调理、冬令膏方调补发挥中医特色,运用四合疗法,疗效显著。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编写专业书籍3本。
门诊时间:武林馆:周二上午
预约方式
拉到文末,点击“写留言”,发送“就诊者姓名+联系电话”,会有工作人员与您联系。
桐君堂(武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