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研究表明,影响个人健康和寿命有四大因素:生物学因素占15%、环境因素占17%、卫生服务因素占8%和生活方式占60%。
68种疾病与环境差有关
年,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发布的主旨报告《健康环境,健康人类》及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通过健康环境预防疾病-全球归因于环境因素的疾病负担》报告均表明,年全球约万人由于环境因素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23%,比年降低1%。
其中,归因于环境的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由年的17%增加到年的22%,传染性疾病死亡由年的31%降低至年的20%。
报告主要考虑的环境危险因素有职业风险、环境空气污染、病媒环境管理、室内空气污染、二手烟、住宅氡、铅、水(含饮用水、卫生设施及手卫生)等8大类,主要考虑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腹泻、哮喘、疟疾等68种与环境因素显著相关的疾病。
住这7个地方的人更长寿
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多种多样,不仅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自然环境因素,还包括经济、教育、文化等社会环境因素。
选择居所可谓一门大学问。除了房屋的内部环境,房子所处的地段、小区绿化等外部居住环境,也与健康息息相关,甚至直接影响人的寿命。
住公园旁,心态更平和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公园附近绿植多,空气质量好,噪音低、空气湿度适宜。同时,经常感受绿色,还能增强人体免疫系统,有助于抵抗感染。
此外,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研究发现,经常接触自然界的人更少生气、抑郁和紧张。
健步走、打太极、种花等都是很好的户外运动方式。不用过分担心居住的附近没有公园和河流,利用在小区中的“绿色地带”逛一逛,也有同样的效果。
住水边的人,压力小
欧洲环境和健康中心研究发现,居住在滨海地区的人,其身体状况往往要比居住在内陆地区的人健康,因为当人们心情郁闷时,到海边散步,听着海浪的拍打声,使身心放松,进而舒缓情绪。
同时,接触水流会让大脑释放出大量的多巴胺,压力水平减轻,大脑更为放松。
此外,离水源较近的地区气候普遍潮湿些,空气中颗粒物和化学污染物浓度普遍较低,更有利健康。
不临街,心脏更健康
发表在美国《血液循环》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与住所远离主干道至少1公里以上的心脏病患者相比,临街住的人10年内死亡风险升高27%。这是因为,交通污染会引起动脉斑块积聚,加大猝死风险。
靠近马路的住户在白天车流量较大时,尽量少开窗;开空调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定时除湿和换气;如果房子面朝马路,建议把卧室设计在远离马路的房子背面;窗户边上养点植物。
远离闹市区,能防血管硬化和婴儿哮喘
丹麦一项研究显示,住在闹市区的居民血管硬化速度更快,发生冠状动脉硬化的危险比远离闹市区的居民高出近一倍。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一项研究则显示,住在主干道米以内区域的婴儿,患上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性比其他地区的婴儿要高。这是由于市中心车流大,频繁的刹车与加速会使汽车产生更多“污染”,婴儿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导致呼吸困难或哮喘几率大。
住地太吵的家庭,应安装双层窗户,挂较厚的窗帘,少开闹市一侧的窗户。
此外,住在闹市区的人们更应北京白癜风诚信医院北京哪家医院是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