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膏方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保健意识的提高和中医药知识的普及,量体用药的膏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秋冬季节更加受欢迎。医院楼丽华教授从事中医药临床工几十年,致力于乳腺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尤其在诊治乳腺增生病方面匠心独具,每于冬令季节结合病人体质特点,寓治于补,调制膏方,对于缓解患者病情有较明显的作用。
膏方≠一般补药,乳腺病也能放心吃
许多人把“膏方”与“进补”划上等号,不自觉地把膏方看成是一堆温补药的堆砌。认为乳腺增生患者不应用补益之剂。因为多数补益之品都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会引起肥胖、激素紊乱或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甚至癌变。
楼丽华主任则认为中医治病贵在一个“和”字,只要坚持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即按照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遣方用药,世人皆可服用膏方补虚祛病。总之,楼主任在开具膏方时,根据乳腺增生的主要病机,予以重用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活血之剂,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针对性用药,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解除思想负担,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心药并施,取得预期效果。
90%女性患有乳腺增生,最喜欢“暴脾气”
乳腺增生是妇女常见病之一,发病率约在90%以上。中医称为“乳癖”,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与肝、脾功能异常或冲任失调有关。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恼怒伤肝,情志不遂,疏泄失职,肝郁气滞,气滞血瘀,乳络不通,则发为乳房胀痛,气血凝滞,日久结聚成块;思虑太过伤脾,或肝郁横逆犯脾,肝脾两伤,运纳失司,生湿聚痰,痰郁互结,阻滞乳络,亦可形成癖核,出现乳房胀痛。
冲任二脉起于胞中,上连乳房,属奇经八脉。冲任失调,血络瘀滞,气机不畅,可致气滞血瘀,痰瘀积于乳房,结聚成块。乳腺增生患者,多性情抑郁,忧思多虑,或急躁易怒,其乳房疼痛与肿块大小变化亦多与情绪变化相关。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患乳腺增生的妇女较正常人群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因此,治疗乳腺增生病可以预防乳腺癌的发生,降低其发病率。
应用膏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特点
膏滋药视病人具体情况,特制一人一方,考虑周全,面面俱到。楼主任认为膏滋药是通过辨别病人的体质,详察其阴阳虚实,同时兼顾其原有的旧疾,通过辨证,制定最适合每个个体的滋补膏方,以期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病祛病之目的。因此,膏滋方不仅是滋补强壮的药品,更是治疗慢性疾病的最佳制剂。
1
调和脾胃,补益气血
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皆依赖于脾胃,乳腺增生病亦具其理。楼主任认为,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脾病时应注意湿多伤脾,治宜醒脾化湿,常用健脾益气之药,而少用甘润滋腻之品,以免助湿;同时应注意热易伤胃阴,治宜甘凉滋润,常用和中降胃之药,而少用辛香燥热之品,以防伤阳。处方喜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健脾益气,调和脾胃。
2
疏肝理气,通络散结
乳癖患者多伴情致不遂,情志不畅,郁久伤肝,则气机郁滞,蕴结于乳房脉络,致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则见乳房疼痛。故楼主任临证多用柴胡、郁金、佛手片等疏肝理气之品,达到治疗效果。
1
因人而宜,随证加减
临床治疗中,还可根据患者的不同兼证,配伍适当药物加以调理。如肝郁化火,口苦,烦躁易怒者,加夏枯草、栀子;乳房胀痛明显者,加制延胡索、川楝子;睡眠欠佳者,加夜交藤、合欢花;月经量少者,经前加益母草、桃仁;腰膝酸软者,加杜仲、桑寄生;乳头溢乳者,加炒麦芽、鸡内金、枇杷叶;结块质硬者,加炙穿山甲、生牡蛎、白芥子等。
典型案例
谢某,女,42岁,患者近4个月来双乳胀痛结块明显,素有便秘、多梦,怕冷,手脚不温,容易感冒,性格急躁。
楼主任认为气为阳,血为阴。人之生存全赖此气,气血虚衰,无以润养,则头晕耳鸣、心慌、乱梦纷纭,正气不足。卫外不固。则易感冒。肝气郁滞,疏泄不利,则双乳胀痛结块,性格急躁。阳气不达四肢则怕冷。故予补益气血,滋阴润燥,填精益肾之膏方调理。
楼主任经过详细问诊、查体后,为患者开出了1个月为疗程的膏方。一料膏方过后,患者双乳胀痛症状已完全消失,手检乳房松软,未及明显结块。头晕耳鸣、多梦、便秘等均明显好转。患者主动要求再买1剂膏方巩固调补。
楼氏膏方火热预约中!
为了让更多的女性朋友早日治愈身心疾病,又保证不耽误广大上班族的工作时间,楼丽华主任在每周三晚上在医院开设膏方夜门诊,一人一方、辩证施治,为你量身定制“专属膏方”!报名下方“阅读原文”或拨打-预约咨询。
本文内容引用自医学论文:
《楼丽华应用膏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经验》
预约咨询请点这里!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北京中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