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24日,是第23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此次活动旨在倡导社会各界力量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结核病疫情,清除结核病的社会危害,为实现健康中国而共同奋斗!
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学生学习生活接触时间长,容易感染结核病,学校也是结核病防控的重要环节。在此向各位同学介绍机种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以起到只是普及的作用。
1.空气、呼吸道传染
结核杆菌存在于肺和支气管的肺结核灶内,或者在肺空间、气管的分泌物痰液里。当病人大声讲话咳嗽、打喷嚏时,就会释放出很多细小的飞沫,病人一次咳嗽可以释放个飞沫,用力打喷嚏时飞沫更多。其中体积较大的飞沫迅速下沉,落到地面,另一些过小的飞沫很快在空气中蒸发掉,只有那些5-10微米直径的飞沫可在空气中长期飘浮,若易感者吸入了这种带结核杆菌的飞沫,即可被感染。
另外,吐痰传染也是一个重要的传染途径,肺肺结核人如果把含结核杆菌的痰吐在地上,痰液干燥后,痰中的结核杆菌与尘埃混在一起,飞扬在空气中,可以被健康人吸入肺内引起传染。
2.食物传染
结核人用的餐具、吃剩的食物上都可能污染结核杆菌,如和肺结核人合用餐具或吃病人剩下的食物,或在一个碗里吃菜喝汤等也可能通过饮食传入结核杆菌。一般情况下,消化道对结核杆菌有较大的抵抗力,结核杆菌一进入胃内,很容易被大量胃酸杀死,除非咽下大量结核杆菌,否则不容易感染。消化道结核多数由于饮用未经煮沸的牛奶引起。
3.其他传染
偶可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等接触传染。人受染后,是否发病,与受染菌的数量、毒力、机体的非特异性及特异性抵抗力高低有关。营养状态、精神紧张、体力消耗、长期应用皮质激素治疗、肿瘤化疗、免疫抑制疗法、糖尿病等各种因素,均可降低机体抵抗力,易于受染发病或使结核扩散和病情加重。
总之!坚持锻炼身体,增强身体抵抗力,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结核病的一大手段,饮食要科学有规律,注意营养的摄入也很重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结核病疫情、消除结核病的社会危害,各位同学也要提高个人预防与保健意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