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运营的入门门槛其实非常低。
只要花一些时间,去了解平台的规则,
再根据规则去匹配最适合产品的玩法,基本上就入门了。
而这里面会涉及到的基本规则无非是流量机制。
或者说,是平台的曝光机制。
曝光的本质是让人看到。
在淘宝,想要让你的产品获得曝光,或者说让人看到你的产品,有三种常见方式:
1、做自然搜索排名
这个部分就是我们常说的搜索流量:
"买家通过在淘宝搜索关键词看到了你的产品,并且产生了点击,就带来了一个免费的自然搜索流量"。
而想要让买家在搜索某个关键词的时候看到你的产品,就需要你的那个关键词排名足够高。
排名高,才会在搜索结果页里更靠前。
那怎么才能让搜索排名高?
往大了说,就是几个基础维度:
UV价值,千次展现价值,人气值维度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标准。
往细了说,就是:
销量、销售额、评价、点击率、支付转化率、收藏加购率等。
新店在前期想要提升这些指标基本上只能依赖于人为操作,
但是这种操作总会伴随着风险,毕竟属于擦边球操作。
我们现在基本上不靠这种方式来做排名。
如果不用这种方式做排名,还可以通过通过极低的价格让利,再用直通车去做曝光来达到破零的目的。
另外如果你也不想让利,那么就非常考验你的主图详情页设计能力,直通车的运营能力。
这两点做好了,也是可以不刷一单就完成基础销量积累的。
二、做付费渠道投放
淘宝的付费推广工具有很多。
直通车、引力魔方、极速推、还有万相台等等。
但是他们的基本逻辑就是一个:
花钱,将你的产品投放到对应到展示位置上去。
比如直通车:
对某个关键词进行出价
出价越高,你就能在首页的直通车展示位上排的越靠前
但是用户点击一次扣的费用也越多;
比如引力魔方:
将产品投放到搜索过某个关键词的用户的猜你喜欢界面中;
比如万相台:直接根据你的目标全域推广。
通过付费买曝光的方式是非常粗暴有效的,但是你能不能承接住这些曝光带来的流量,依旧取决于你的产品内功是否优化到位。
三、手淘推荐
淘宝是会给每个买家账号打标签的。
打标签的方式就是通过你购买的产品类目比例来做判断。
你买女装买的多,那么你可能会被打上时尚达人的标签;
你买宠物用品买的多,那么你可能会被打上铲屎官的标签;
相应的,淘宝会在首页的猜你喜欢、为你推荐、每日好店、有好货、淘宝直播、微详情之类的这些推荐位置上推荐你常购买或常浏览的产品类型。
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你去淘宝搜索人参这个关键词。
然后随便点击几个人参,在宝贝页面至少停留30秒以上。
然后回到淘宝首页,刷新。
你就会发现起码有2-3个板块在给你推荐人参这个产品。
以前的玩法就是找人浏览竞品的产品,再不停的刷猜你喜欢,直到刷到你的产品再点击进去进行成交。
这样可以增加你的猜你喜欢曝光率。
但是现在都不这么干了,一是因为太麻烦
二是因为淘宝已经给手淘推荐入池留了接口。
你只要把白底图做好,在卖家后台的商品商品装修里(带图),把对应的素材都提交完毕。
那么就可以大大的提高手淘推荐的抓取几率。
以上就是淘宝站内主要的流量渠道以及玩法思路。
但是无论你怎么去玩这些流量渠道,你都要面对流量承接的问题。
也就是流量来了,如何让他们产生购买行为。
简单来说,你要让你的产品具备竞争力,才能让买家在货比三家后最终选择你。
而这个竞争力包括:
基础销量、评价、问大家、详情页的产品塑造。
不同的产品对基础销量和评价的要求数量也不一样。
比如服饰类目,一款产品有个20-30单销量也能卖货。
因为这种非标品非常看款,只要对上眼了,有一点点基础销量也能促使消费者买单。
而如果没对上眼,你有+销量该不买还是不买。
非标品,具备差异化,不完全需要靠销量来做转化。
但是标品类目就不一样了。
我在往期标品介绍的视频里就说过。
像化妆品、口红、以及家电这类产品已经严重的依赖品牌背书了。
你卖阿玛尼,我也卖阿玛尼,那怎么抢客户?
要么比你便宜,要么比你销量高。
又回到了之前说过的标品竞争环境中去了。
所以,对基础销量有依赖性的大都是标品类产品。
但即使是标品类的产品,也能做出非标品的玩法。
就是在功能上去做差异化,针对人群做不同的卖点塑造。
在卖点上去做区分,在详情页中去围绕这个卖点做设计。
去做词图人的完全匹配。
只有这样,你才能找到自己的那条小众赛道。
找对了赛道,才能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回报。
千万不要什么都想要,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希望你可以好好理解这全篇内容。
找准自己的人群定位,选好自己的竞争赛道。
不要盲目从众,听信捷径,迷恋SD
那很容易把自己带进沟里。
最后,照顾酱祝你在电商峡谷好运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