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3D打印技术应用之骨科篇

彭洋在哪家医院坐诊 http://m.39.net/disease/a_9192490.html
以下文章来自放射科3D打印中心,作者吴艳

增材制造(additivemanufacturing,AM)技术(也称为3D打印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新型制造技术。年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发布的“展望”报告中,将增材制造技术列入决定未来经济的十二大颠覆技术之一。目前,增材制造成形材料包含了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生物材料甚至是生命材料。增材制造以其强大的个性化制造能力充分满足未来社会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需求,尤其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优势更为明显。

本篇以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中应用的几个典型案例进行展开介绍。据了解,临床上骨科疾病的诊断,医师除了结合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之外,往往只能借助平面影像学资料去了解患者病情。但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只能提供单一平面图像,无法呈现精准而又立体的三维解剖关系。当临床上出现复杂骨折的患者时,医师可能会对疾病的诊断、分型、空间形态认识不充分,出现漏诊或误诊,从而增加手术风险。相比于传统的影像学资料,详细、直观、立体的3D打印实体模型可以帮助医师增强对复杂疾病的空间解剖结构的理解与认识,从而降低误诊、漏诊的概率,做出全面精确的诊断与治疗,如脊柱肿瘤的鉴别、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分型、复杂的脊柱骨折分型等。

据悉,郑大一附院医学3D打印中心设备先进,功能齐全,以“数字医学影像+3D打印技术辅助精准诊疗”为手段,致力于为临床各类复杂手术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微创化的定制服务,以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手术成功率。

病例一:

CT诊断:脊柱侧弯,颈椎生理曲度呈“反弓”,C5/6,C4/5椎间盘轻度突出。胸腰椎呈S型偏曲L3/4,L4/5椎间盘向后突出。

病例二:

门诊以左侧肢体无力伴肌肉萎缩收入神经内科五后转入骨科二,经CT影像诊断为:寰椎前后弓与枕骨融合,颈二颈三锥体以及棘突融合,齿状突后移上翘。

病例三:

10余年前因股骨颈骨折进行“股骨颈置换术”,-12-25胸腔镜下右下肺叶癌根治术。门诊诊断:右侧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

病例四:

4月前因摔伤颈部疼痛,活动受限。门诊诊断:陈旧性齿状突骨折。CT诊断:齿状突见横行裂隙影。

病例五:

14年前因左侧股骨颈骨折进行“股骨颈置换术”,糖尿病10年,高血压7年。门诊诊断:左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CT诊断:左侧髋关节置换术后左髋臼形态失常,髋关节间隙增宽,股骨头向后上位移。

病例六:

CT诊断:左侧股骨远端,髌骨可见多发粉碎性骨折,累及关节面,周围软组织肿胀,皮下积气。

病例七:

CT诊断:脊柱胸段侧弯畸形,颈椎略向右侧弯,胸椎向左侧侧弯,颈椎可见反弓。胸4椎体呈蝴蝶椎样改变,齿状突左叶侧间隙不对等。

病例八:

CT诊断:齿状突骨质连续性中断,断层错位。

在高剑波副院长和中心负责人吴艳教授带领下,该中心现已获批成为:“河南省医学3D打印中心”、“河南省3D打印医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医学智能影像与增材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河南省数字影像与3D打印技术临床转化工程研究中心”,并率先在国内建成了为临床科室直接提供精准数字图像设计及3D打印技术支持的平台,可为临床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微创化的医疗支持,为科研、教学提供智能化、标准化的配套方案。

团队合照

本文转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qiaotrade.com/jzjj/9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