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丨露荷散清香,风竹含疏韵

北京重点雀斑医院 http://m-mip.39.net/news/mipso_9105112.html

一候丨鹰乃祭鸟

二候丨天地始肃

三候丨禾乃登

鹰隼猎鸟,仿若祭祖草木枯落,天地肃穆五谷丰登,时至处暑处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

「七月中,处,止也

暑气至此而止矣」

意思是,阴历七月处暑

处,即躲藏、终止

处暑时节,气温开始下降

暑气至此消失

秋季真正到来

一阵秋风一阵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暑热湿气退去,阵阵秋风袭来

微凉中带着干燥清爽

处暑·食俗

北京:食鸭肉祛暑

我国民间有处暑节气吃鸭肉的传统。处暑时节,天气尚炎热,所谓「秋老虎,毒如虎」。而鸭肉味甘性凉,食之可去暑热,滋阴润燥。

鸭肉的做法也是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旧时处暑这日,老北京人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北京至今仍保留着这一传统。老福州:龙眼、稀饭、凉茶

在老福州,有处暑食龙眼配稀饭的传统,起到清热去火,消食化积,滋补养气的作用。

除此之外,家家户户有也煎凉茶的习惯。人们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苏州:饮酸梅汤苏州有处暑饮酸梅汤的习俗。旧时江南一带,人们在夜间用开水冲泡晒干的梅子,加冰糖煮好放凉后,装进木制有盖的冰桶中,次日冰镇饮用。红宝石般的酸梅汤,酸中带甜,甜中微咸,一杯下肚,燥热的暑气立刻消散,沁凉之气顺着喉咙蔓延全身。梁实秋曾这样写酸梅汤:「上口冰凉,甜酸适度。含在嘴里,如品纯醪,舍不得下咽。」处暑·诗词禾黍熟成,风静虫吟青草禅心,新凉万金槐深一寸,竹含疏韵冷热交换,秋雨寒沁禾黍熟成,风静虫吟《咏廿四气诗处暑七月中》唐·元稹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到了处暑时节雄鹰开始猎杀各类鸟儿好似一场祭祀活动秋日之肃杀,仿若隐藏已深风儿从叶下吹过即使未落,也惹得一阵心惊秋日的天空,显得格外高远仰望时,空旷得使人失落不知道该把心安放在何处此时阳气收敛,禾黍即将成熟风渐渐停息,草丛中隐隐传来虫鸣缓慢地斟满一杯酒,慢慢地啜饮如果再悠闲从容地拨动琴弦

就再惬意不过了

青草禅心,新凉万金

《处暑无三日》宋·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处暑之后不过三日

就有阵阵秋风袭来

千金难买这微凉清爽

世事轮换,发丝如雪

而我的心依旧年轻

如青草般生机勃发

清静而禅定

看仙鹤婆娑起舞

听蟋蟀断续低鸣

虽然深知心胸宽广,人乃长寿

但能够做到心如大海般深邃

也实为不易

槐深一寸,竹含疏韵

《秋凉闲卧》唐·白居易

残暑昼犹长,早凉秋尚嫩露荷散清香,风竹含疏韵幽闲竟日卧,衰病无人问薄暮宅门前,槐花深一寸夏末秋初,白昼显得尤其漫长天气刚刚转凉,秋日也还尚早荷塘里,荷花含着露珠依旧散发着缕缕清香风中的竹林虽已稀疏,但风韵犹存我整日悠闲地卧在家中年老多病无人探望问询不知不觉,傍晚来到门前

发现落下的槐花,已经深过一寸

冷热交换,秋雨寒沁《二十四节气之处暑》当代·贵谷子

天地乾坤始渐肃

鹰隼捕鸟稷乃登

冷热交换试拳脚

一场秋雨一场寒

处暑时节,万物凋零

天地之间,一片肃杀

鹰隼大量捕猎鸟类

五谷开始成熟收割

每当一场秋雨到来

天气便会转凉许多处暑养生

秋食甘平

春捂秋冻

心性清静

秋食甘平处暑以后,气温下降,雨量减少,易伤人体津液的燥气便开始生成。因此很多人会在晨起时会感觉喉咙发干,皮肤紧绷。即使大量饮水,也似未能真正解渴,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燥气最易伤肺。而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因此燥气不但能损耗人体的津液,还能引起大肠秘结。

古人说,「欲得长生,肠中常清」。秋季饮食,宜选择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鲜梨,莲藕,银耳,蜂蜜,牛乳,豆腐,豆浆,芝麻,香蕉等。

少食辛辣油腻

特别是生姜,食后容易上火,易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

多饮水秋季天干气燥,人体内水分和营养素流失多,要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渴了再喝水。

多食水果蔬菜

新鲜水果和绿叶蔬菜属于甘平食物,含有大量纤维素,可以滋养内脏,增强脾脏活动,润肠通便,提高免疫力。

春捂秋冻

处暑时节,天气开始真正转凉。要适当增添衣物,但不要立即换上厚衣服,要让人体主动适应气候,从而提高暮秋和入冬之后,呼吸系统对寒冷的抵抗力。

心要清明·性要安静

《黄帝内经》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意思是,秋季三个月,可以称之为天地平衡的时节。风多且急劲,万物清爽明朗。此时适宜早睡早起,与鸡同醒。心志安宁沉静,以减少秋气之肃杀给人带来的影响。养生要收敛心神元气,与秋气达到平衡。不过多显露意志,使得肺气清肃。这便是与秋气相应,调养收敛的养生方法。

秋季景物凄凉肃杀,易引发人悲观伤感的消极情绪。而消极的情绪,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引发内分泌失调,导致疾病丛生。在时节轮换时,要保持心性平和,心情舒畅。秋天主「收」,情绪也要慢慢收敛。

凡事不焦躁亢奋,也不憋闷郁结,遇到烦恼之事,多去大自然中散步或慢跑,适当运动出汗,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使人的精神保持平衡状态。

文字撰写丨山间静好

古文翻译丨山间静好

图文排版丨山间静好

海报设计制作丨山间静好

文中插图素材丨源自摄图网

参考文献丨《细说二十四节气》·金传达编著

秋夜清凉,秋月明朗

听得见

草丛中虫儿们的交响

细雨敲窗,微风送爽

闻得到

禾熟秋收的幸福芳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qiaotrade.com/jzjj/81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