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列腺增生症
良性前列腺增生又称结节状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肥大,以前列腺上皮和间质增生为特征,前列腺增生发生和雄激素有关。此外,年龄相关的雌激素水平升高可通过增加实质细胞双氢睾酮受体表达,增加双氢睾酮促进前列腺增生的效应。前列腺增生症是50岁以上男性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增。
(一)病理变化
肉眼观,呈结节状增大,重者可达g。颜色和质地与增生的成分有关,以腺体增生为主的呈淡黄色,质地较软,切面可见大小不一的蜂窝状腔隙,挤压可见奶白色前列腺液体流出;而以纤维平滑肌增生为主者,色灰白,质地较韧,和周围正常前列腺组织界限不清。
镜下,前列腺增生的成分主要由纤维、平滑肌和腺体组成,三种成分所占比例因人而异。增生的腺体和腺泡相互聚集或在增生的间质中散在随机排列,腺体的上皮由两层细胞构成,内层细胞呈柱状外层细胞呈立方或扁平形,周围有完整的基膜包绕。
(二)临床病理联系
由于增生多发生在前列腺的中央区和移行区,尿道前列腺部受压而产生尿道梗阻的症状和体征,患者可有排尿困难,尿流变细,滴尿、尿频和夜尿增多。时间久者,继而产生尿潴留和膀胱扩张。尿液潴留可进一步诱发尿路感染或肾盂积水,严重者最后可致肾衰竭。一般认为,前列腺增生极少发生恶变。
二、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源自前列腺上皮的恶性肿瘤,多发在50岁以后,发病率随年龄增加逐步提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欧美国家仅次于肺癌,居所有癌肿的第二位。亚洲地区的发病率则较低,但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去势手术(切除睾丸)或服用雌激素可抑制肿瘤生长,说明雄激素和前列腺癌的发生相关。和正常前列腺一样,前列腺癌上皮细胞也具有雄激素受体,激素和受体结合可促进肿瘤生长。
(一)病理变化
肉眼观察,约70%的肿瘤发生在前列腺的周围区,灰白结节状,质韧硬,和周围前列腺组织界限不清。
镜下,多数为分化较好的腺癌,肿瘤腺泡较规则,排列拥挤,可见背靠背现象。腺体由单层细胞构成,外层的基底细胞缺如及核仁增大是高分化腺癌的主要诊断依据。前列腺癌并不全是高分化癌,在低分化癌中,癌细胞排列成条索、巢状或片状。
(二)临床病理联系
5%~20%的前列腺癌可发生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常直接向精囊和膀胱底部浸润,后者可引起尿道梗阻。血道转移主要转移到骨,尤以脊椎骨最常见,其次为股骨近端、盆骨和肋骨。男性肿瘤骨转移应首先想到前列腺癌转移的可能。偶见内脏的广泛转移。淋巴转移首先至闭孔淋巴结,随之到内脏淋巴结、胃底淋巴结、髂骨淋巴结、骶骨前淋巴结和主动脉旁淋巴结。
早期前列腺癌一般无症状,常在因前列腺增生的切除标本中,或在死后解剖中偶然发现。因为大多数前列腺癌呈结节状位于被膜下,肛诊检查可直接扪及。正常前列腺组织可分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但前列腺癌的PSA的分泌量明显增高时,应高度疑为癌,亦对鉴别原发于前列腺的肿瘤和转移癌有帮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