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研究中心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开发一哥:
因为经常听到很多人非常鄙视选品方式。结合我个人实际遇到的情况,简单聊聊。一、贸易商过多
遇到店名是某某贸易公司的还容易辨认,有些打着工厂的名义,实际也是贸易商,赚取黑心差价,对小白不友好
二、以图搜款价格不透明
假设说一个比较特殊设计杯子,在我的认知里,材料全是塑料,价值不会超过5元,可是以图搜款,有5.6页的产品列表。很多都是10元以上,而且售卖的主图基本上都是一致。结合亚马逊同行的前台售价,一核算,亏本。
三、起订量高
找到了源头厂家,同质化产品一般都有现货,想做点差异化,发现起订量要起步,对于我这种中小卖家,测款成本太过沉重。
四、产品生命周期短
当你一开始开荒,选了一款新品(亚马逊没什么人卖),后面测款在亚马逊上卖得还不错。准备加大力度的时候,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入场,这时你只能眼睁睁看着新品的价格越来越卷。你卖1个装,别人2个装,比你贵1美金。再到后面恶性循环。。。。
首先我本人也大部分是通过结合亚马逊数据选品的。包括积累了很多工厂资源,其实也都是通过不断的试错,跟的工厂合作,线下考察后,才建立起长期的合作。我上面说到的四个问题,其实是经常遇到的,以前作为小白,太相信人,吃过不少亏。不过也有了一些应对的方法。说的不对的话,求轻点喷。。。第一种情况:
其实我现在觉得初步可以筛选超级工厂,实力商家优先合作。首先对于店铺的名字,回购率,履约数据这些,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去了解一下的。首先第一点,这两种模式的批发商家,他们每年付出的运营成本是相对来说比其它的贸易商高出不少的,资金实力方面肯定也会好一点。其次观察店铺内的产品,如果啥都做,那直接就pass掉吧。这种大部分是铺货的,没必要。我有时候毕竟常用的一种方法,直接询问供应商是哪里的地址,跟他说我这两天刚好出差到这附近,到时候去你厂里拜访一下,看看你们的产线。如果是真的工厂,那么都会非常欢迎你的到来。我也遇到过一些推诿的,大部分也确定了贸易商的身份了。(有几率出现工厂运营办公分开的,不过这不影响工厂的参观)
第二种情况:
其实以图搜款,有一定的弊端。有时候搜出来的结果跟预想中不一样。这是因为图像特征不等于搜索关键词。以图搜款的本质其实还是关键词搜索。这个Key值应该称作视觉词汇,这其实是属于离散特征了,逻辑就是把图片上传到他们的图片引擎,通过特征值的比对,给出返回值,所以最好就是结合图片加关键词进行找款比对准确一点。
我是比较习惯先以图搜款,了解平均价格,在去观察这些以图搜款出来的链接他们的关键词,再去首页进行搜索,有时候出来的结果会更多。当然对于价格,其实最好的要对产地有一定的了解,比如说我寻找一款假发的产品,那我大概率是优先选择许昌这些地方的供应商进行询盘。正常来说,的价格并不真实,这时就要发挥你的询盘技巧了。我个人有两个买家号,一个采购等级比较高的,我用于采购还价,另一个用于询盘。我经常会表明来意,表示我们主要是做这个类目,现在在挖掘新的产品,目前想要订购大货,叫厂家给个大货价,发份报价表。大部分厂家都会直接发给你的。你可以多询问几家,这时候你心里就大概有底,这个产品的底价,大概是去到多少。当然不同厂家的质量可能不一样,具体需要参考样品。
第三种情况:
遇到厂家不配合的,这种情况可以寻找高级一点的贸易商。其实有些贸易商他们是B端C端都有做,有点像加工销售一体的,他们的资源,可以很大一部分帮助我们前期减少测款门槛。当然,做亚马逊不要想着第一批一定赚钱,我个人觉得第一批成本价高一些,给贸易商赚点差价,也不是不行,后面量起来了,这些自然都不是问题,厂家还会主动找你合作。还有一种模式,就是跟厂家联合开款,有点类似对赌协议,这个产品你负责提供Idea,市场数据,厂家进行开款,假设是套,你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卖完,返单,不然的话,这款产品就归厂家所有。这个思路对设计类的产品很有用处,因为设计类的厂家,往往缺少idea,而且他们的货,根本不愁销路,基本上分销几千套都能清完。
第四种情况:
其实这种情况我目前也没有很大的把握,有些产品即使你有专利,也架不住人家抄袭,加上现在亚马逊对品牌滥用查的很严,欧盟外观专利泛滥,有些跟卖的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做工厂的暗款,或者自己开款。有些产品基本上是没有在线上销售的,只做线下,其实这也给了我一个思路,就是现在线下很多产品,反而成了一个蓝海,当然这也考验你的供应链和资源了,虽然说这些产品不能防止被抄袭,但是可以延缓这个过程。毕竟做产品,也是为了赚钱,等到没钱赚了,大家也没必要做了。。
虽然选品,是门槛低,但是其实他是我们这些中小卖家,目前唯一比较靠谱的选品模式。只能说,少走一点弯路,省点成本,日积月累又可以做多一款新品。祝愿大家都能爆单,后期直接开工厂,从找品变成开模大佬!第一次码字,欢迎各位大神指点一二,如果有说得不好的地方,多多包涵!
无知无畏Pro:是工厂又能怎么样呢?最重要的还得是配合度。配合度高,即使是贸易公司,也未尝没有一起合作的可能。配合度高,可以配合你做很多事情,微改产品,良好的交货期,良好的品质管控,出现问题能及时配合解决。对于几十块成本的产品来说,产品本身的成本并没有占据很重要的因素,反倒是后期运营卖货过程中出现的产品问题,如果没有配合度较高的供货商,这款产品也基本上是做不下去的。而且很多时候,对于小麦来说,产品的推广成本才是大头。这点产品的重要性也就没那么强了。
匿名用户:上优点是供应商多可选项多,缺点就是质量价位参差不齐难以选择。
找供应商我感觉最重要的是明确自己的品牌定位和经营理念,你想给客户什么就去找供应商要什么。
主打产品的供应商里是个正规的小工厂(年销售万人民币以上),外贸型工厂资质齐全。
他们的产品质量稳定,价格较高。跟我的品牌定位一致:高品质差异化高溢价口碑不能差。
上不乏低端质量的6~8价位的同款产品,我们主打产品的进货价位是12~18。
还有一些边缘产品的供应商是小作坊和大贸易商(他们都提供零售批发且物美价廉,用来测款或丰富品类)
我们对供应商产品质量的评价完全取决于亚马逊客户反馈和评价,低于4.2分就是质量一般,低于4分就是劣质产品。
单品5星好评率低于70%的就会去调整优化产品解决问题。所以店里没有低于4.4分的品,也正因此基本不参加价格战。
任尔东西南北风,我家东西就是中。
PhotonPay小易呀:怎么确认是工厂还是贸易商?
一般来说,我们肯定喜欢找到工厂,因为工厂直接生产,生产周期和品质控制直接到位,有时候价格也好一些。但有时候并不能找到工厂,或找到工厂后发现订单量要求过大,我们就要尽量找到优质的实力强大的贸易商。
找贸易公司也不是完全不好,有的贸易公司精通外贸,他能很好地理解跨境电商的需求;而且贸易商要求的起批量相对比较少,可以很灵活地采购。
如果直接问的卖家,他都会告诉你他是工厂,难以区分。那么如何区分:
措施一
看整店的产品供应。如果产品供应品类少,而且集中于一个类目,一般为工厂,或者是有工厂支撑的贸易公司。因为产品开模很麻烦,工厂不可能去开那么多模。
而贸易公司就有很多种产品供应,而且跨品类的,他是找不同工厂拿货的,他的产品覆盖面可以很广。
措施二
找到同城的卖家,然后到现场考察。如果工厂会很欢迎考察,而贸易商会推脱。
措施三
有时候可以看地域,一线城市的贸易商的概率很高,因为地价高,所以没地做工厂,大概率做低成本赚差价的贸易商。有些供应商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工厂的概率高一些。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这个地域是产业特色地带,比如说阳江,五金产业带,极可能就是工贸结合体的公司,有时候即使贸易公司,但他能从工厂拿到价格比较好的货,放在上也有价格优势,所以不必要一定要求工厂,因为小批量拿货,你也不好实地考察。
如果您有不同的观点或者想要进行补充说明的内容,欢迎留言评论或私信讨论,参与进讨论中。
来源于「知无不言」跨境电商社区。所有发布的内容均以用于交流学习为目的,如有侵权敬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处理。
本文内容并不代表本账号立场,仅选取有代表性的观点,允许百家争鸣,其中一些内容可能与您的观点并非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