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ldquo国家队rdquo

刚刚

深圳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万有高血压的深圳成年人

听了要小心了!

深圳人期盼已久的消息终于“官宣”了!

10月26日下午,深圳市政府与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医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继年肿瘤“国家队”南下医院后,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国家队”也落户深圳了!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李国勤,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医院院长胡盛寿,深圳市长陈如桂、副市长吴以环等出席了签约仪式。

这支“国家队”将在深圳建设和运营防控、治病、科研“三大基地”——

防控: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南方基地

治病:中国医医院(深医院)

科研: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

三记“重拳”同时落地,将把压在深圳人头上的心血管“怪兽”打得满地找牙。

如果说肿瘤是个恐怖的“杀手”,不得不请来国家队镇压,那么心血管疾病比它更恐怖。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在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中,心血管病高居首位,比肿瘤还高!

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根据推测,目前心血管病患者人数已达2.9亿!

心血管病中,高血压最为常见。

年深圳市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深圳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达20.9%,患者近万。换言之,平均每10个深圳成年人,就有2个高血压。

这种情况其实非常危险,你永远不会知道,脑梗、心梗和明天,哪一个会更先到来……

幸好……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医院(医院)始建于年,是国家级医院,也是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所在地,是名副其实的心血管病“国家队”。

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该院心血管病、心外科均持续多年蝉联第一。

在规模上,医院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年,医院开展外科手术例,介入治疗例,有38项创新临床诊疗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在质量上,该院的外科手术死亡率、心内科出院患者死亡率、平均住院日、复杂冠脉介入治疗例数等各项医疗指标,均看齐世界一流心脏病中心。

在医疗、科研、慢病防控上,这支国家队有着“三板斧”!

我国第一例室壁瘤切除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和人工生物瓣置换术

国内首例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

国内首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裸支架)

国内第一个可植入式人工心脏临床试验

国产自主研发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

亚太首个一站式杂交手术室

国际第一例大动脉双根部调转术

世界首创多项一站式杂交技术治疗冠心病先心病大血管病新技术

……

建院60余年来,医院牵头和参与了——

国家“七五”以来的心血管领域攻关项目项

“”“”“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等重大项目,获得科研立项项

其临床实验与临床结果评价研究,持续为卫生政策、行业标准和指南制定提供依据。

医院科技影响力心血管专科领域排行榜中,该院连续多年名列第一名。

所谓“上医治未病”。心血管疾病无处不在,如果光靠危急关头的抢救,恐怕永远都救不完。防微杜渐,做好事前预防和及时控制才是“王道”。

在慢性病防控上,医院开创了心血管病社区防治“首钢模式”,启动“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共筛查了万人,从中揪出58万名高危对象病进行干预。

▲年,医院内科科研小分队为首钢工人做普查

他们发布了《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在全国开展线上培训,覆盖了31个省33万个医疗卫生机构的万位基层医务人员,通过各平台开展的宣教服务覆盖了万人。

为了让深圳的医疗水平“换道超车”,年以后,深圳大医院都委托给名校、名院运营。医院、医院、中医院医院、医院等先后成为“医疗卫生三名工程”中的“名院”项目。

而此次深圳市政府与医院签约,将在“合作办医”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医院,也打造强大的慢病防控和科研体系。也就是说,国家队的“三板斧”都会在深圳使出来。

9月21日,深圳市医院管理中心与医院签署《委托运营中国医医院的协议》,将医院——深医院委托给中医院运营。

该院的第一名称变为“中国医医院”(简称“医院”),并加挂“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牌子。

医院将实行“一院两区一体化”管理——

南山院区(南山区朗山路12号),主要作为心血管疾病诊疗和科研、教学基地

罗湖院区(罗湖区东门北路号),主要作为“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的临床药物试验基地

根据协议,医院将有以下“小目标”——

合作2年内:医院标准。

合作5年内:医院整体水平达到医院标准,心血管内科和心血管外科达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标准,建成国内一流的药械临床试验基地。

合作8年内:建成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智慧化、标志医院。

中国医科院医院将与深医院管理委员会,并向医院各专科派驻2-3名学科骨干(每人每年累计到深圳工作不少于6个月)。

与此同时,医院每年也会组织10名以医院各对口专业接受理论和技能培训,每名学员培训时间不少于6个月。

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在医院正式投入运营,主要任务是带领全国做好心血管病的防控。

此次签约后,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将与深圳市政府将在深圳设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南方基地”。

短期内,双方将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成熟的心脑血管和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控策略、方案、工具引入深圳。“国家队”将尽快推动“基层高血压管理”及“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在深圳全面实施。

更长远来说,双方将探索基于大数据、机器深度学习、AI和互联网+的智能化基层慢性病防控“深圳阜外”模式。

在科研方面,双方依托医院建设“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

具体计划是——

建设I期药物临床试验病房和配套使用的实验室

建设科研楼,作为“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业务用房

这一高水平医学创新平台建成后,将让深圳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如鱼得水”。

目前,深圳全市建成并运行以及年内即将建成的一期临床试验中心病床数仅62张,远不能满足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

另一方面,深圳的药械企业迫切需要在临床研究及评价方面得到支撑。

举个例子——

深圳某科技企业是全球第二大先心病封堵器供应商。年5月,医院在印尼国家心血管中心完成全球首次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人体植入,该支架系统即为深圳企业自主研发的新产品。

如果深圳建立起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开展心血管在体实验及评价,必将大大促进相关企业和产业的发展。

?“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的小目标:

建设分子医学诊断平台,医疗器械研发测试平台,新药研发平台,国际新药、新设备前沿新技术在体内、体外应用的研究平台。

开发应用大数据,打造心血管智能医疗数据中心,建设互联网心血管医疗中心和可穿戴设备研发测试平台。

建设华南地区药品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认证机构,开展新药评价。开展各类心血管疾病研究,寻找新药靶点,开发靶向药。

建设心血管病临床培训基地和医疗质量质控中心。

这次合作也是改变我们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重要举措,通过在心血管疾病防治领域探索国家与地方联动的卫生健康创新发展模式,优势互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心血管疾病医疗高地和医研企协同高水平创新平台,积极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深圳经验、深圳模式,并为全球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积累中国经验。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

这次我们共同合作运营医院,共同打造国家心血管病的南方基地,国家心血管病临床中心·深圳,将大幅提升深圳心血管病领域的医疗服务水平,以高端发展引领整个湾区的医疗服务发展。

——深圳市长陈如桂

-End-

为“国家队”点个赞再跑啊喂~

资料来源:深圳市卫计委科教处、“螺旋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qiaotrade.com/jzdy/61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