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青治愈一个人,等于拯救一个家

四二七

这是一次旷日持久的

寻医之旅

晔问

问尊严,问名声

问灵魂,问态度

……

READON「

谢青

治愈一个人,

等于拯救一个家

」人物介绍

谢青,主任医师,二级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医院感染科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第九届上海医学会感染病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感染病分会副会长、上海市感染性疾病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从事感染病尤其是病毒/非病毒性肝病临床和基础研究29年,擅长各种感染性疾病包括疑难复杂肝病、危重症肝病和难治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治。参与并执笔制定6部感染性疾病领域诊疗指南。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5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获得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大传染病专项9项,总课题经费达万元。共发表论文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3篇,总影响因子.13分。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发表论文篇,其中SCI论文38篇,影响因子5分共10篇,11分共4篇,总影响因子.分。培养博士和硕士近42余名。参编或副主编专著26部。主办会议5次。

在开展感染性疾病研究的同时,注重基础与临床的结合并转化成果9项,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荣获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华夏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医学成果推广奖等。获荣誉称号17项,包括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职业道德标兵、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五一巾帼奖、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学术带头人、五洲女子科技奖和第一届上海市“医树奖”等荣誉称号。

采访笔记

“现在的各种条件,办公环境,设备,病房,与当年是天壤之别,我是走过艰难岁月的。”她说,刚踏进当时叫做传染病科,这幢法国人造的老楼,有一点神秘,铜质的门把手,宽宽的台阶,彩色玻璃镶嵌的修长花窗。她的老主任就站在一张窄窄的办公桌前迎接她,“怕吗?”我问。“开始有点怕,都说传染病一不当心就死人的。”

医院感染科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第九届上海市感染病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感染病分会副会长、上海市感染性疾病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主任谢青,参与并执笔制定6部感染性疾病领域诊疗指南。擅长各种感染性疾病包括疑难复杂肝病、危重症肝病和难治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重症肝病,乙肝丙肝,不明原因的发热,传染病公卫防控,还有学术科研,这个领域的难题,不管是本院还是公共卫生层面,都会找上她。上海几次政治任务的传染病公共卫生安全保障,都有她保驾护航。

从她接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还不知道将来她将是一名在学科领域有所贡献的医者,她更不知道,她会把她的团队带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某些方面,她特别执着,她对下属说,你是瑞金人,就要为医院脸上贴金,要想混,另谋高就。

重建伊始,一穷二白。整整两个月,她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她有点后悔,答应领导,签了军令状。现实是,没有病房,军心涣散,没有钱,没有设备,连她自己就一个三四平米的空间,与装修整栋楼的民工混杂在一处。她说那段时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有脾气就往丈夫身上发泄。

“这段经历,可以拍个电视剧,一个女人,没日没夜创科,发掘了浑身解数,流着眼泪趟过各种沼泽地,渐渐地,身边聚拢了人,说话有人听了。学科开始起飞了。”说话的时候,她的情绪甚至有点激动,要想把这些年的筚路蓝缕一一道来,她欲说还休,而我们都知道这个堪称骄傲的战果:今天的瑞金感染科,综合实力全国领先。她说,得益于平台卓越,领导信任,同事不弃,还有自己的努力。“我披着甲胄冲在最前面,我也为他们创造各种机会。”

如今,她琢磨着学科的进一步建设,经常吃着饭,走着路就出神了,“你对科里同事的热情,超过自己孩子。”她丈夫这般埋怨她,她听了,一想也是,就黯然无语,孩子成长中的缺位,是她心中的一团心结。

我见过无数女医者,她是有些突出的一个,“对自己苛刻,用尽全力,不留余地”,直到现在,她还保留着医院,晚上七点十五分离开的习惯。回到家,她看文献,改论文,继续工作。“我甚至想看到每一个科室同事,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工作。不过,这太残酷,可能并不该这样。”

今年,她终于想到休假,去文莱沙巴,关了手机,吹海风,坐游艇,看古建筑,“枕着波涛,可以忘怀委屈和忧伤,可以想很多很多心事。”

什么心事呢,是不是有点浪漫呢?我问。科室下半年的发展,学科的突破,队伍的建设,她说。

我知道,不管身处何方,这才是她真正的语境。

1

“有重肝,找瑞金”

三十多年以后,再回想起当年考入第二医科大学,对医生这个职业一无所知的状态时,谢青不禁莞尔一笑。

“当时,我获得了上海市三好学生的称号,去参加一个暑期夏令营,回来以后,发现自己被第二医科大学录取了,去二医报到才发现,这是一所培养医生的学校。”

懵懵懂懂踏入学医路,谢青认真刻苦的学习习惯给了她很大帮助。医学院的理论课虽然枯燥,但是谢青天生好学,她和室友结伴,互相勉励,学习成为了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大学生涯,她获得了三次王振义校长奖学金一等奖,获得了研究生的推免机会。

谢青的研究生方向,原来报了基础学科准备做一名培养医学生的大学老师,阴错阳错,二医大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的老师推荐她到了医院传染科(现在已更名为感染科)沈耕荣老师门下。

那时传染科在人们的眼里,是避之不及的地方。但是没有退路的谢青选择了留下来。医院传染病科是在年由一位法国人创立的,在同样历史悠久的传染病楼里,有九十几张病床、一个小型的重症肝炎研究室。年谢青入科时,流行一时的血吸虫病、白喉都已经很少见,传染病界的焦点放在了难啃的硬骨头重症肝炎上。年,为了降低病毒性肝炎的病死率,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任组长单位)、医院、中国医科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四个单位协作,开始了关于重症肝炎的治疗与机理的全国联合攻关研究。沈耕荣教授主持了这个全国重症肝炎攻关课题并任组长。

当时重症肝炎死亡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谢青经历了这段无能为力的时期。每年她跟着导师参加联合攻关组的研究会议,进行学习交流。在每周的查房过程中,接触了大量的重症肝炎病人。“看到那些病人年纪轻轻,是家里的顶梁柱,却被疾病夺去了生命,感觉非常惋惜。如果我们能救了他一个人,就等于救了整个家庭。所以这个硬骨头,我们要想办法啃下来。”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重症肝炎的死亡率从接近%降低到了现在的30%-40%,大大减少了死亡的重肝病人。医院在重症肝炎领域影响力巨大,“有重肝,找瑞金”,已经是很多人的共识,全国各地的重症肝炎都会来到瑞金求治。

2把乙肝病人的帽子摘掉

疾病、歧视、经济负担,已成为乙肝病人背负的“三座大山”。

病人得了乙肝以后,不仅仅身体上,心理上的负担也非常沉重。在就业,婚姻,家庭等各方面,都受到很多歧视。门诊上,有的病人虽然有医保,但是不愿意拿着医保卡来看病,因为不愿意让单位知道他是乙肝患者;很多乙肝病人不愿意去谈恋爱找对象,怕把疾病传染给对方,也怕人歧视。甚至有的已经领了结婚证,对方发现自己是乙肝患者,就马上离婚了。

“这在公共卫生健康领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几座大山压在乙肝病人的身上,让他们抬不起头,实际上,乙肝没有那么可怕,只是社会公众对乙肝非常不了解,认识误区有很多。其实经过抗病毒治疗以后,乙肝病人的血液里基本上检测不到病毒,对社会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原来乙肝病程发展要走三部曲:慢乙肝、肝硬化、肝癌,乃至重症肝炎,现在我们采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科学管理的方式,可以把疾病控制在第一阶段不再往前发展了。”

目前大部分的治疗方式都是控制治疗,谢青正在带领团队研究新的治疗方案,让乙肝病人生理和心理上的帽子都摘掉,正常、快乐地生活在阳光之下。通过方案的优化,至少有1/3的病人可以通过有效的治疗方案优化以后,把乙肝帽子摘掉。

乙肝、丙肝,还有其他的一些肝病,以前到最后都会发展成肝癌,现在疾病前期经过规范的治疗和随访,肝癌的发生率会下降,能够被早期筛查出来。但是肝脏肿瘤的治疗,还没有完全规范化。“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射频消融,全身靶向治疗等各种治疗方式,各自独立,到外科去就是开刀,到介入科就用介入等等。也有的时候是因为利益的驱动,没有给病人最佳的治疗方法。我们想要让病人缩短诊断和治疗的流程,以病人为中心,让他们得到最适宜的治疗方法。

医院感染科牵头联合了肝胆外科、介入科、移植科、超声科、放射科六个科室,进行MDT综合治疗。由感染科做术前检查,安排治疗方案,在相应的科室治疗完后,再回到感染科进行术后管理,长期随访。如此一来,病人不需要逐个科室去找,在一个平台上就能够解决问题。“我们最快的一个病人从诊断到治疗结束出院,大概是五天的时间。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肝脏肿瘤多学科联合诊治(MDT),以病人为中心,优化就诊流程,给病人一个最佳治疗方案。”

3重建科室

年5月,担任科室副主任的谢青,作为医院获得中青年骨干第一批出国资助的人员,由医院资助到了美国德州医学中心贝勒医学院内科进修肝脏病学,这时她才39岁。年4月13日回国,此时正赶上着老的传染病大楼重建,医医院工作,人心涣散,科室面临着大楼重建,年6月,医院任命为科室主任,推辞不得,她只有把这个重任挑起来了。

医院院长和书记的大力支持,谢青将科室从一穷二白,人员流失殆尽的状态力挽狂澜,她一点一点把走掉的医生又找了回来,重开40张病床,重建实验室,又送年轻医生去美国、法国、日本和中国香港进修,待到年新的传染病大楼建设好科室重新开张,门诊量又一跃回到每个月人,到年,已经变成全院的门诊量前五位。辛酸苦辣,每一种滋味在这个过程中,谢青都体会过了。“为了聚人气,第一,我要以身作则,第二,鼓励大家在艰难的情况下,不放弃,齐心协力。一个科室想要发展好,科主任要把它当成自己的家。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全心全意为大家,没有任何私心杂念。”

如今,医院感染科共有28位医生,规模全国排名第三位,门诊和出院人数以及收治的重肝患者人数居上海前列,肝病与重症肝炎方面的临床特色和研究全国领先。达到这样的高度,谢青也时刻不能放松。她依旧精准如时钟,每天早上7:15到医院,晚上7:15下班。工作12个小时后,回家还要收邮件,帮学生改文章,做自己的学术研究。

“工作永远做不完。既然领导让我担任这个科主任,我就要对这个学科负责任,对下面的医生负责任。年轻人可能觉得瑞金的名气很光鲜,但我要说,这只是一个方面,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机会,我会为他们创造好的条件,让他们将来更顺利,同时自己也要努力,才能不辜负瑞金领导对我和我们科室的期望。我这一路走过来,历经艰辛,但看到感染病学科处于上升的势态,心里感到由衷的欣慰,医院的支持和团队的合作精神务必重要。我希望年轻人们越走越好,也希望我们这个学科在全国的地位越来越高。”谢青说此话的时候,目光沉着而坚毅。

口述实录

唐晔医院这个平台,对于您下面那些年轻医生来说意味着什么?谢青我对学生们说,第一,要踏踏实实做好人;第二,要踏踏实实做好事;第三,老天爷永远是公平的,一份付出总会有一份收获。医院是一个非常高的平台,是一块金字招牌,你要想好,选择留下会辛苦一辈子,需要不断的学习、进步,但一旦有所收获,你会感觉在瑞金的成就感。医院是一个公开公平竞争的平台,机会对年轻人永远是敞开的,只要努力,手里有货,一定会有人







































白癜风要多久能治好
白癜风要多久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qiaotrade.com/jzcz/6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