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不重李医生导读:
大家都知道“大脖子病”是因为缺碘导致的,所以现在市场上的盐都是加碘的,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摄入碘盐吗?碘盐对我们的甲状腺有害吗?
近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在其微博上发出这样一条信息,在短短半天内就被转发三万多次。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医院的一个朋友说:医院工作人员,去年五人得甲状腺癌,今年又有两人。甲状腺癌在癌症发病率排名,已从15位升到第5位。问:为什么?答:主要是吃加碘盐造成的……”一时间,大家对加碘盐是否必要议论纷纷起来,那么,甲状腺癌是否真的高发?它的背后是否真的与加碘盐脱不了干系?
甲状腺是人体颈部的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分泌的主要是甲状腺激素,还有降钙素。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碘缺乏易引起孕妇死胎、自然流产和早产、还会影响婴幼儿脑发育,严重的碘缺乏会得“大脖子病”,在医学上叫地方性甲状腺肿。全民食盐加碘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有效措施,我国自年开始实施食盐加碘后年全民平均智商水平显著高于年,几乎没有新发“大脖子病”,甲状腺肿发病率从年的38.7%下降到年的13.5%。但食盐加碘后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居民自年起一直处于碘过量和超足量状态。碘盐引起甲状腺疾病发病率的增高,甲状腺疾病谱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碘盐摄入越多,甲亢发病率越高,碘超足量和碘过量可以诱发和促进甲减和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的发生和发展。
中国十城市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贵阳、南京、武汉、西安4个城市处于碘超足量状态;北京、成都、广州、济南、上海、沈阳6个城市处于碘充足状态。在碘超足量地区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TPOAb和TgAb阳性率,脑发育受损、自身免疫甲状腺病和乳头状甲状腺癌均升高;而甲状腺肿、甲状腺单发结节及多发结节、亚临床甲亢患病率反而降低。
碘与甲状腺癌:一般认为,碘充足地区与碘缺乏地区的甲状腺癌发病率无明显差别,但二者发病类型不同,甲状腺滤泡癌在碘缺乏地区常见,而甲状腺乳头状癌在碘充足地区常见.国内滕卫平教授:碘过量与甲状腺癌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现已明确,碘过量可以导致乳头状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但是对甲状腺癌总发病率影响不大。
甲状腺本身可能发生多种疾病,身体其他系统的疾病有时也会影响甲状腺功能,因此笼统地说甲状腺疾病患者该不该补碘是不严谨的。
不需补碘的甲状腺疾病:这类疾病的治疗不需要补充大量碘元素,一般只需正常饮食即可,这种情况在甲状腺疾病中是最多见的。比如甲状腺肿物(结节),各种甲状腺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等。
需要禁碘的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疾病中有一类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其中最多见的是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引起的甲亢,大多数的甲亢是不能补碘的,而且需要禁食碘,这样才不会影响疾病的治疗。比如海带、紫菜等海生植物,胺碘酮、碘含片之类的西药,或含海藻、昆布、牡蛎之类的中药,这类东西尽量注意不要吃;其次是指含碘量中等的海鱼、海虾、海蟹等海生动物,这类东西尽量少吃,但有时偶尔少量食用对病情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需要补碘的甲状腺疾病:这类疾病可以统称为碘缺乏病,也叫“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疾病,即俗称的“大脖子病”,如果妊娠期妇女患该病的话,会引起婴儿神经和身体的发育障碍,导致身体矮小,神智呆傻,亦俗称为“呆小病”,也叫“克汀病”,治疗需要专门补充碘。
如何评估个体的碘营养状态而确定摄入碘盐的比例呢?
化验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是评估碘营养状况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可以反映数周到数月的碘摄入水平。Tg水平正常,提示摄碘量合适,若Tg升高,则应化验尿碘来判断碘摄入量。尿碘浓度能够反映短期碘摄入水平,尿碘中位数(MUI)低于μg/L则为碘缺乏或碘摄入量不足,在-μg/L之间属足量碘摄入,MUI在-μg/L之间是超足量碘摄入,MUI在μg/L以上是过量碘摄入。
重疾不重李医生提示:
缺不缺碘应化验尿碘来判断碘摄入量,碘缺乏病曾经是危害我国国民健康的常见地方病,直接与智力素质有关,食盐加碘是目前国际上公认最好的补碘方法,应当坚持,在碘缺乏地区实行剂量有区别地补碘,做到缺多少补多少。但需要在高碘和碘充足地区应该停止供应碘盐。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