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招安徽汽车技师学院在明光市定向定额招 http://www.mingguangzx.com/mgsrk/6846.html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今年护士节的主题是“致敬护士队伍,携手战胜疫情”。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爱护广大护士的重要指示精神,当天下午,安徽省举办纪念5·12国际护士节暨战“疫”护士报告会,表彰表扬优秀抗疫护士,聆听抗疫感人故事。省委书记李锦斌致慰问信,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广大护士致以诚挚慰问,向他们为守护人民健康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致以崇高敬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出席报告会并讲话。我院党委书记刘同柱以及护士代表参加大会。
报告会上,我院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南区肝胆外科护士长樊华,我院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创伤骨科护士长陆卉作为优秀护士代表满怀深情地讲述了各自的抗疫事迹。他们的报告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护理工作者,安徽重症护理队、安徽方舱护理队两个护理团队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3部门联合表彰并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我院支援湖北抗疫护理团队和西医院重症护理组荣获“安徽省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
支援湖北医疗队员、我院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护士长朱守俊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支援湖北医疗队员、我院南区肝胆外科护士长樊华被中华护理学会评为年“杰出护理工作者”。我院汪澄、崔江萍等8位护士获评“全省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唐海、王佳佳等5位护士被安徽省护理学会授予“优秀护理工作者”称号,大会现场为获得荣誉的护士代表颁发证书。
“逆行者”分享战“疫”故事?中国科大附一院(医院)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南区肝胆外科护士长樊华:
作为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同时也担任安徽省重症护理队副队长。我很荣幸和自豪的能成为安徽医疗队和重症护理队的一员,在此次支援湖北的医疗任务中,我们重症护理队分别获得了国家级与省级表彰,也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安徽护士尤其是重症护士强大的执行力,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过硬的技术水平。
还记得李克强总理于1月27日来到了当时收治患者最多,危重患者最医院。医院目前有哪些困难的时候,医院的张定宇院长就说了两个困难,一是物资紧缺,二是缺护士,尤其是重症护士紧缺。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和全国各地其他医疗队的护士紧急医院。在金银潭进行短暂培训后,当地院领导要了解各护理队情况,问到我们安徽护理队的时候,你们多少人有重症护理经验,几乎所有的人都举起了手,又问,你们有多少人具有护理管理经验或者是护士长,又有10多个人举手。我们安徽护士的这两次举手给了当时在座的全国其他医疗队很大的震撼,他们都自发的为我们鼓起了掌。后来听说,别人都讲我们安徽人最实在,派出去的都是最精锐的力量,平均工作年限10年左右,冲在前面的都是以身作则的护士长,这是省委、省政府和省卫健委的高度医院坚决贯彻执行的最好体现。
当时我们医疗队刚到武汉,正值春节期间,全国还没有复工复产,感染患者多,病情重,防护物资极度匮乏。医院,除了上述问题外,还要面临改造新建重症监护病房,以便对患者及时救治。当时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不能达到我们日常要求,队员们的落差很大,心理状态出现了短暂波动。我和来自安医的陈红队长一起,一方面和安徽医疗总队及后方沟通,并得到了大力支持,解决防护物资短缺的问题,保障队员的自身安全。另一方面,针对监护室的人力资源调配、病区布局、感医院护理部和相关科室进行协调讨论,尽可能的对现有问题进行整改。通过我们多方努力,形势持续好转,队员们迅速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由于疫情初期,患者病情危重,我们想尽了一切可以用到的办法,比如说,机械通气、血液净化治疗、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等等,这些都是具有极高技术含量的治疗手段。而护士就需要全程保障这些治疗能顺利开展下去。我们重症护理队能得到同行们的肯定尤其是医生的肯定要归功于我省长期以来关于专科护士的培养,这对患者受益是最大的,当然也可能是我们迟迟得不到休整的原因,医院舍不得放。这不是自我吹捧,后来经过我省卫健委的协调,我们得到短暂的休整,等再次回到病区的时候,很多医生都说,就盼着你们安徽护理队早点回来。因为你们一个可以抵两个用!是啊,我们具备了护理重症患者所有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操作技能,综合与全面发展一直是我省培养护士坚定的理念,这次在新冠疫情的救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次的新冠疫情也改变了以往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角色定位。我和很多被抢救过来的重症患者后续的访谈中发现,当问到您觉得此次新冠救治中哪个群体对您的帮助最大时,他们都选择了医护,但却强调护士是其中对他们帮助最大的。其实这不难理解,在这样一个疫情下,只有护士24小时全天候的守护在患者身边,几乎80%的治疗与操作要由护士去完成,%的生活护理要由护士协助。更重要的是,当患者面对未知的疾病,家人不在身边的时候,护士不仅给予患者精心的护理,更给予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力量。
此次全国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比将近70%,我省还超过了70%。我们的护理工作平凡而又伟大,琐碎而又不易,艰辛而又劳苦,但我们带给患者的是一丝温情,一份关爱,一缕阳光。我们将继续发扬南丁格尔精神,用我们的仁爱之心守护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中国科大附一院(医院)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创伤骨科护士长陆卉:
去年年底,在忙碌了一整年之后,我和爱人都觉得可以稍微放松一下,全家人喜气洋洋的,准备过年。
没想到,新春伊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突然来袭,每天看到铺天盖地的疫情新闻,开始有无数的医护人员奔赴战场。作为一个拥有15年党龄的护理人员,我在第一时间向组织郑重地递上请战书。
2月13日,我和我的同事们——中国科大附一院名队员,在接到上级指令后立即奔赴疫情重灾区武汉。下午六点,飞机落地的一刻,巨大的轰鸣声瞬间响起,我的心里咯噔一下。2月15日,武汉下雪了,Z6新病区成立,我第一次进舱,20:00-2:00的班,白天想休息但却睡不着,因为有忐忑有害怕更有向往。20分钟的车程我们提前两个小时从驻地出发,夜雪扑面,我只记得冷。医院协调,在6个小时内收治了15位重症患者,第一次穿着防护服工作,全身闷热,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来;护目镜起雾凝成水珠。很苦很累,但是身边的同伴都在相互鼓励、打气,这也是以后的每一天重复的最多遍的话“加油”。
在这段时间,我累到没有时间关心我的爱人,但我知道,从我决定奔赴武汉的那一刻起,最支持我的就是他,他始终是我和家庭最坚强的后盾,他让我心里永远有最稳定的一块基石。
我不知道的是,就在我前线战斗的时候,他却在独自与病魔斗争。2月25日,我爱人确诊为结肠肿瘤,他却做了一个假的诊断书发给我,为的是让我安心。他把13岁的儿子送去父母家,自己一个人去办理了住院手续。
直到手术的前一天,我才得知这个消息。我感到晴天霹雳,我的爱人到底独自经历了什么?我一夜没有合眼,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为什么事情会发生在这个节骨眼上?年迈的父母怎么办?即将中考的孩子怎么办?当时我的内心只有“崩溃”二字。武汉和合肥那么近,我却没办法看到他,照顾他。
伙伴们看我脸色不好,劝我暂时不要再去病房。我谢绝了,因为我知道,我的爱人正由我的同事们照顾着,医院领导及护理部制定了住院期间详细的护理方案,安排专护,他们像照顾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着他!当下,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我不能离队,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
▲我院执行院长刘连新、副院长徐晓玲带队看望陆卉的爱人
最终,我没有回去。他也非常乐观的告诉我,来日方长,希望我继续在前线完成使命。
我所感受到的,那种对亲人生病的切肤之痛,反而让我更加意识到我工作的意义与肩负的重任。每一项护理都要比平时更认真、更仔细。由我负责护理的一位93岁的老爷爷,是一个病情较重、轻微痴呆的老人,由于这次疫情,儿子是确诊患者,女儿也不能来探视。他的情绪很低落,每次上班我都耐心地开导他,使他心情大大好转,他打电话告诉儿子,一定要感谢我!他的儿子对我说:“小陆,千言万语也不能表达我的感激之心!正因为有你的付出,我才能放心,我很感动,真的谢谢你!”电话挂断,想到我的爱人正在病床上接受治疗,我的眼圈红了。这段真挚朴实的感谢何尝不是我,同样作为一个病人家属,所想表达的言语,你们给予我的爱与温暖,我将更好的服务需要我的人,将爱传递。
3月18日,武汉的疫情基本稳定,我们的队伍安全回到合肥。返程路上,我归心似箭又忐忑不安,虽然可以回到家乡,离我爱人更近了一些,但那种近乡情怯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比在前线战斗更难熬的是,我要在合肥隔离14天,这14天的时间,仍然无法与他相见。之前,与同事一起没日没夜的战斗,没有时间想太多。现在闲了下来,我开始想东想西,感到后怕。
掰着手指,熬到了4月1日,我解除隔离的第一时间,就奔往了他的病房。一进门,他怀里抱着一大捧鲜花,是为了迎接我凯旋归来的,我瞬间哭到泣不成声。明明他才是刚刚做完大手术的病人,反而是他给我送花。
经历了这次事情,我们俩的感情更进了一步。国家大义与每一个小家庭是共同体。经过这次考验,我们的感情基于相同的价值观,也是因为对党对国家有共同的热爱,这将成为我们在接下来的人生道路上携手并进的最稳定的基石。
向逆行的白衣天使们致敬!
*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健康安徽HealthyAn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