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来说,拥有一台计算机
可以做些什么?
玩游戏?
上网课?
还是看剧?
计算机还能用来编程
孩子们不仅能编出游戏、动画和小软件
还能用它来做一些伟大的事情
今天
我们带来三段
关于编程少年与治病救人的故事
杨君熙(EmmaYang)是一名来自纽约的九年级中学生。这个看似普通的14岁小女孩却在两年前开始,决心做一件见不普通的事:她要挑战治疗世界上最严重的病——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
这种病大家一定有耳闻,它是世界上最为困扰老年人的病症之一,万人正在受着这种病的折磨。到目前为止,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
君熙之所以要挑战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因为在她7岁的时候,疼爱她的奶奶不幸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看着奶奶一天天记忆力衰退,有时甚至都认不出家人,君熙又着急又痛心。
于是她决定要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奶奶,时刻提醒她亲人就在身边。
君熙四年前和父母来到美国,开始接触编程。她发现计算机和一些前沿的科学十分有趣,并且逐渐展现出了自己的天分。年,她在全球60多个国家多个团队参赛的TechnovationChallenge(一项只有女孩可以参加的全球性技术创业大赛)中获得了全美第一、全球排名第二的优秀成绩。
“我看到人工智能和面部识别技术如何发展并被真正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尤其是在医疗方面。”君熙说。于是她决定利用这些技术和自己所学的编程知识开发一种APP,时刻提醒奶奶自己的亲人是谁。
年,君熙开始正式着手开发这款应用程序,并将它命名为(App)Timeless。刚开始,她利用课余时间来做这件事。随着项目不断发展,她开始与专业的程序员远程合作,共同推进项目。
在君熙建立的Timeless的应用程序中,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可以借助面部识别技术了解某张照片中的人是谁,以及他与自己的关系。如果病人认不出来面前的某个人,他们也可以用App拍照,自动识别出他们的身份。
这款APP除了在病人本页的信息中能显示姓名、年龄、电话号码和地址,还有一个能显示当天重要事项的提醒页面,以及一个联系人页面,来显示家庭成员的照片和姓名,时刻提醒患者记住自己的至亲。
阿尔茨海默症专家MelissaKramps博士得知君熙的故事后,对这个小女孩所做的事情既惊讶又认可,并表示会全力支持她这个项目的推进。人工智能脸部识别领域的初创公司Kairo也被这个小女孩的行为所感动,为其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君熙的项目也赢得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记忆与老化中心副教授KatherinePossin的认同。她说:通过滚动浏览标签照片,病人可以说是在进行社交活动,这样做可以帮助他记住家人和朋友,增强记忆力。
杨君熙展示自己研发的应用程序
君熙说:“我会在5年后上大学的时候更深入地了解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和机械的知识。现在,我对医疗保健、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领域也十分感兴趣,希望最终可以在这些领域里探索和发展自己的事业。”
与杨君熙经历类似,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的15岁华裔少年Kenneth,他的爷爷也不幸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为此,他设计了一款神奇的追踪“纽扣”,帮助此类患者的亲人及时了解病人的动向。
Kenneth成长在一个三代同堂的家里,从小就爱跟着爷爷一起玩耍,爷孙两人的关系十分亲密。但有一次,四岁的他和爷爷在公园散步,突然爷爷就走丢了。
好在全家人出动,爷爷被找回了,但这段经历却被深深烙印在幼小的Kenneth回忆里。
当Kenneth逐渐懂事后,他明白了原来爷爷患上了老年痴呆这种病,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为此,他的姑姑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在家里全职照料爷爷。
家里发生的这些事对Kenneth触动很大,一方面他担心爷爷的安全,另一方面又心疼家里人为了照顾爷爷,天天提心吊胆地生活。
有一天晚上,Kenneth在照顾爷爷的时候,看到爷爷下床时脚先着地的动作,突然灵机一动:假如在爷爷脚下安个压力传感器,当他起身时,传感器就可以把信息发送到手机上,这样家人就能时刻了解到爷爷的动态了!
Kenneth决定要亲自制作出这个装置。想法很简单,不过要真正实施起来,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制作这样一个装置需要解决传感器、无线电路以及手机app这三大问题。而每个问题所涉及的庞杂知识对这个少年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尽快减轻家人的负担,Kenneth开始自学物理和编程的知识。他通过图书馆和网络的视频教程,很快制作出了一个小巧又灵活的传感器。接着又通过四个月的时间,闭关学习编程,实现了传感器收集的信息与手机互通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正常来讲是需要多名高级工程师才能完成的。看着一个个难题被自己攻克,Kenneth既自豪又兴奋。
为了使传感器感受压力,他将这个装置安在袜子上。就这样,防走失袜诞生了!
他立即给爷爷试穿,发现由于传感器太厚,有点硌脚,便改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小巧方便的薄膜式传感器。后来,他又发现传感器采用的无线电路非常耗电,于是改用蓝牙技术进行信息传输,大大降低了设备的耗能,所需电量仅一块纽扣电池就能满足。
改良后的这款防走失袜,在爷爷试用的一年里,拥有百分之百的准确率,成功捕获了爷爷超过次的发病情况,家里人也因为这款发明省却了很多烦恼。
于是Kenneth决定将这款产品投放于市场,来帮助更多的人。他将防走失袜送给了加州一些护理院进行体验,发现有些老人并不喜欢穿袜子,于是决定将传感器放在贴身内衣上,并将其设计为纽扣的形状。
凭借这项发明,15岁的Kenneth登上了TED演讲大会。Kenneth说:“我永远忘不了我的设备第一次成功地捕获出我爷爷半夜下床的时刻我的心情——那一刻我强烈地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让生活更美好的力量。人们可以健康快乐的生活,这是我的梦想。”
能够研发出实用的产品来造福社会固然优秀,但其所需的成本和精力对于成年人来讲都是巨大的挑战。因而对于更多编程少年来说,好的创意构想更为可贵。
在编程猫平台上有一位久负盛名的大佬叫做桔汁糖浆,这个来自福建莆田,真名叫做鞠传翔的14岁少年说,取这个名字的原因是希望自己能像桔汁一样,源源不断地向外界输出营养,治愈苦闷的朋友们。
桔汁的编程基本是自学的。他出生在一个电工世家,“小时候家里没有什么玩具,就是电子元件”,因此,他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研究电路板与机械原理。
在这个自学的过程中,他逐渐接触到了编程,并且着迷了,“相比于硬件,编程的自由度几乎可以说是没有极限的,我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用编程把它塑造出来。”
年的夏天,桔汁参加了编程猫举办的PK赛,和大家都比较倾向于拿编程知识做游戏不同,桔汁更加想做一些能够真实地触及到生活的作品。
于是,在一片射击游戏、跑酷比赛的作品中,他交出了一份叫做《共享药店》的商业计划书。
点击查看桔汁的编程作品《共享药品》
这是桔汁糖浆的一个关于共享社会的“梦”。他想到,每个人家里都会有一些用不完就过期的药,也总有人深夜生急病,却没办法找到一家开门的药店。怎么办?
那么大家就拿出自己的药品共享吧!他利用编程,解决了平台管理和物流递送的问题,并探讨了如何在共享药店平台上进行收支平衡。
这个作品一经上线就获得了高达3余次的超高访问量。
不少参赛者表示在编程猫杯全国少年PK赛中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桔汁糖浆的代码。而这些无意间的举动,也为他带来了很多朋友。
桔汁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代码很简单,但是效果超棒!”
——压缩文件,13岁(PK赛16强)
“感觉在一定时间里,作品美观和难度成反比,但是桔汁两方面做得都很好,简直神人。”
——银河之心,12岁(PK赛亚军)
“没有进入前两名觉得很可惜,但前两名是这两支战队的话,没有人会不服气。”
——极限编程,13岁(PK赛季军)
也因为这个作品,桔汁一路顺利晋级,并且最后拿到PK赛的冠军,获得了免费去硅谷游学的资格。
从硅谷回来之后,编程猫采访了桔汁,问他对于这次行程的感受。他说,当时选择做这个作品,只是简单地想到家里有不少多余的药,那么共享一定能帮助优化资源利用,没想到这个作品能给自己带来这样的奖励。“我一直觉得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国为民,我以后想从事国防方面的工作。”
人脸识别APP,压力传感追踪器,以及一个尚未落实成产品的共享药品计划——这些东西都算不上是什么高科技。但为了亲人、朋友和陌生人而自主钻研的心思,却是那么宝贵;而孩子们在自学编程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才华与坚持,也该让许多正陷于“迷惘”与“空谈”的大人感到汗颜。
--End--
更多有趣的人物轶事:
桔汁的故事:没系统学过编程,却拿了PK赛冠军
“最强大脑”水哥:我的女儿只做自己喜欢的事
霍金:把自己活成一个戏精
没想到吧!程序员的“祖师爷”,居然是这个少女!
那些沉迷游戏、无可救药的孩子,现在都怎么样了?
赞赏